“好事,不过先不能告诉先生,如今事情也才刚刚找到一些线索而已。”
宝玉想了想,并没有把发现孟良线索的事情告诉文先生。
虽然在他看来,按照玉蜀黍的适应能力,那么大的山谷,又是人迹罕至的,总会有些种苗留下的,不过毕竟也只是推测,并没有经过验证。
如今是十一月,那些种苗还没发芽,与其现在透露给文先生知道,反不如等明年春天找到了种苗,见到了成果再说。
玉蜀黍的事情不仅关系到荣国府能否洗清罪责,对于大明的万千子民也是非常重要的,还是小心些为上。
当初的癞头和尚和尤老娘是受人指使也罢,是无意间为之也罢,那样的事情他不打算再重演第二次。
之前找不到孟良的住处,宝玉起是是琢磨过其他的办法的,比如说花重金找那些商人和冒险家,让他们想办法再带一些种子过来。
但是一来海上风浪多,那些种子再运来需要时间和运气,另一方面就算是运了来,也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和选种,毕竟墨西哥和大明的气候和环境都是不一样的。
最重要的是,他之所以找玉蜀黍,除了是看重玉蜀黍的种植价值之外,还是想要洗清楚荣国府的罪名。
所以说,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找到孟良的住处,找到已经在大明种植了一段时间的种苗都是最好的选择,当然,他也没有完全放弃另外一条线。
好歹他也算是半个门里出身,孟良那种半吊子都能培育出来收成不错的玉蜀黍,他没有道理不成。
“你这小子。”
见他不肯说,文先生倒是也没有继续追问,只笑骂了一声,又道:“再过些日子就要进腊月了,真不回去了吗?”
“还没想好,不过先生,之前宝玉跟先生说的事情,先生考虑的怎么样了?”
宝玉说的是养殖黄鼠的事情,这件事情原先在临风楼的时候他其实就设想过,不过当时想着没那么快来这边,再加上还有赏艺院和临风楼的事情,所以就给搁置了。
如今文先生到了这边,又是想要做出成绩的,这养殖黄鼠一事倒是可以提上日常。托各种花式吃法的传播,如今的黄鼠可是火遍了大明,一只卖上十两银子都供不应求了。
“这几日我派人去下面的县城和村子问过了,确实有人曾经养活过黄鼠的幼崽,我也让下面的人去收成年鼠了,咱们可以先试养二三百只试试看,若是成的话,再继续扩大规模。”
“也好,先试试看,黄鼠的养殖时间应该不长,等到看到效果好了,再扩大规模也不迟,对了先生,那些养殖成功过的人衙役们都带回来了吗?我去找他们请教请教,看看都应该注意些什么。”
宝玉虽然没有养殖过黄鼠,但是以前在种花国确实养过鸡,鸭,鹅,兔子什么的。
养殖这事儿,要说难是真难,种花国就有一句话叫做“家财万贯,有腿儿的不算”,一般大规模养殖都害怕生病,害怕受灾。
但是你要说它不难,确实也真的一点儿也不难,只要根据养殖动物的习性,注意她们的温度,湿度,吃食,注意卫生,避免淋雨,注意消杀,一般来说就出不了什么问题。
“带回来了,就在隔壁的屋子里,有文书正在抄录他们之前的经验,你要是想听的话,就过去看看。”
文先生笑着指了指衙门前面的一处小屋子,笑着对宝玉说。
若是年轻时的文先生,在听到宝玉要拿人都不够吃的粮食去养殖黄鼠之时,指定会破口大骂,甚至有可能拂袖而去的。
但是如今的他却不会,这些年在大明的游历让他明白,百姓们想要的是好的生活,而不是什么大局观。
就像之前他跟宝玉说起这些年见闻的时候,宝玉说过的一句话:
“学生觉得,文人们好像对于百姓很是苛刻,没当百姓们做出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就劝百姓们要有大局观,要注意这些那些。
百姓们不过是多赚一些银钱罢了,就要谈什么“暴殄天物”,但是这些“暴殄天物”获取的果实,偏偏是这些文人们给享受了。”
这样的想法他不是没有过,只是没有宝玉想的这样透彻,这样的直接过。
有时候他都觉得,他和宝玉根本不是什么师徒,更像是平辈论交,他能教给宝玉的只有科举应试技巧,其他的事情……两个人更像是相辅相成的至交好友。
不止是宝玉,还有他的大弟子,那也是个少年老成的,看待事物甚至比他这个当先生的更透彻。
想到自己的大弟子,文先生这才想到,自己好像也有一年多没有收到这位大弟子的消息了。
当初他说在福州那边立稳了脚跟就会写信回来,但是一直也没收到信,如今自己又到了大同这边,也不知道他那边能不能知道消息了。
想了想,又提笔写了一封信,让观言送去了驿站,地址还是当初他去福州住的小院子,就图一个心安罢了。
再说宝玉,既然已经找到了孟良的住处,那自然要好好的安排起来,先是让人拿了银钱,将猎户的房子买了下来。
猎户本来还有些舍不得,不过后来一看居然给了五十两,哪里会不乐意,高高兴兴的就搬到了镇里。
后来还在媒婆的介绍下,娶了一个貌美的寡妇过日子,还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呢,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虽说大半儿的银钱都投入道了采买摆设和花石上面,但是买些田地的银子还是有的。
主要也是威南镇田地的价格便宜,就算加上给猎户的几十两银子,宝玉将山谷里的地买下来,也就花了不到二百两。
等到让人将山谷各处的入口都设了路障,又将孟良的房子都简单收拾出来之后,贾赦的人也就陆陆续续的到了。
这些人都是荣国公的旧部,忠诚度是没的说的,有他们在,宝玉的心里也踏实了许多,等到忙活完这些事情,也差不多到了腊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