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 第59章 你大明衙门不敢管的事我大顺管

第59章 你大明衙门不敢管的事我大顺管(1 / 1)

周士期是淇县知县的师爷,他又和原沁水知县的师爷刘兆敏是同门师兄弟。

他当然对大顺军不陌生。

“在下久已仰慕大统领风采,不想今日有幸能得一晤,足慰平生。”

“周先生抬爱了,愧不敢当。咱们也算自家人了,不必多客气。”

“大统领快人快语,那就恕在下直言了。有这么件事……”

淇县有潞王爷的三处田庄,统归王爷小妾他爹钱老爷打理。

钱恶霸做过的龌龊事罄竹难书,折腾的淇县都快顶不住了。可是知县老爷能咋办?他又惹不起宗藩。

难得这位知县还有点良心,想为百姓出头。以前是没办法,现在么……

周士期搓着手,眼巴巴的说道:“所以……”

李自成哈哈笑道:“你们县衙不敢管的事,我们大顺管;你们县衙不敢杀的人,我们大顺杀!”

“多谢大统领!大顺军为民做主,除掉恶霸,百姓之福!”周士期喜出望外。

钱老爷平日多在县城里住,可巧前两天他下乡办事,现在应该在田庄。大顺军来得太快,乡下老爷们连消息都不知道,更没有时间往城里躲。

刘宗敏连夜带队跑了一趟,两个时辰既回。同时带回来的还有二十多辆满载大车。

至于钱恶霸,自然一命呜呼了。

第二天,李自成收到探马消息,“天雄军”正驻扎在西南面五十里外的卫辉府。

上次大顺军路过卫辉没多久,卢象升就赶到了。潞王爷可不敢再放大军离开。再加上朝廷新的指令,卢象升也要等会和了其他队伍后再行去怀庆进剿短毛贼。

卢象升有精兵两千余人,火炮不少,骑兵八百多。

这次很难玩偷袭了,要实打实的跟他干一场。

李自成带队南下,一路畅通无阻,于后半晌抵达卫河边。

河对面就是卫辉府城所在地,汲县。

戚继光祖上就是汲县人。

他的先祖戚祥曾做过朱元璋亲兵,后于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蓝玉远征云南时阵亡。戚祥为家族带来两百多年的荣光。

戚继光的老婆王氏,将门虎女,野史上说她“威猛,晓畅军机,常分麾佐公成功”。

有关戚继光怕老婆的典型事例,最被广为传颂的是这样三件事——

一是戚继光被部下所激,命亲兵接老婆入军营。帐内众将皆盔明甲亮,手执利刃,一派杀气腾腾,想给其妻一个下马威。

王氏到了营帐,并没有被阵势吓唬住,反而对着戚继光怒喝道:“唤我何事?”

戚继光闻言胆战心惊,扑通一声跪下说道:“特请夫人阅兵。”

二是戚继光架不住部下的怂恿,冲入家里想用利剑吓唬一下老婆,以振夫纲。

当时其妻午睡刚醒,立马怒吼:“你拿着宝剑想要干什么?”

戚将军吓得浑身哆嗦,宝剑掉地,匆忙应答:“我想给夫人杀只鸡吃。”

夫人一听开口说:“以后杀鸡再不要大声嚷嚷。”

戚继光连连称是。

三是王夫人所产下的几个孩子都夭折了,于是戚继光背着夫人偷偷纳了三个小妾,一共生了5个儿子。

若干年后此事终于被王夫人知道了,人家操起刀就要找戚继光算账。

听到这个消息的戚继光赶紧在衣服里面穿好铠甲,然后找到王夫人,一见面就嚎嚎大哭说无孝有三,无子为大,没有儿子的压力太大了。

王夫人见状也心软了,把刀扔了后也嚎嚎大哭起来。她后来从妾生的儿子里过继了一个作为自己的儿子来养,事情才平息下来。

不过,最后王夫人还是跟戚继光一拍两散了,“囊括其所蓄,辇而归诸王”。

回娘家前还卷跑了家产。不过戚继光应该不差钱。

戚继光的五个儿子都有出息——

长子戚祚国承袭登州卫指挥佥事;老二戚安国是锦衣卫指挥;老三戚昌国是都督府都督同知;老四戚报国是锦衣卫百户;老五戚兴国是锦衣卫指挥佥事。

当前只有五十多岁的戚兴国还在世,窦庄张道濬之前和他是同僚。也不知道老张有没有把戚继光儿子拉拢过来。

先不管老戚了,“天雄军”近在眼前。

卫河两岸两拨人马,李自成和卢象升隔河相望。

“果然不俗!”两人同时这样想着。

卢象升只知道大顺军前些日子从卫辉经过,去向不明。没成想现在从后方冒出来了。他此时还并没得到川军、保定军、京营军相继完蛋的消息。

邓玘完蛋的最早,可人家又不归卢象升管,自然没义务向他通报战情。等朝廷辗转传来塘报,起码要一个月时间。

而且邓玘敢不敢如实上报惨败之事?未可知。以他们的操行,讳败为胜太正常了。

卢象升目前知道的是,怀庆府被短毛贼用超多火炮攻陷,可见大顺军并不是一般流贼。所以他这次特意携带了不少火器,尤其是新购入的三十多门窦大利牌火炮,最是犀利之器,足可一战。

“我就不信你敢打过来!”

眼前的大顺军全员骑兵,虽然队伍齐整,但是轻装而来,料想不会有很大战斗力。

卢象升稍微松了口气。

卢象升能在明末打出威名,所倚仗的“天雄军”自然不一般。

李自成在望远镜里看去,“天雄军”全员配有盔甲,骑兵是铁甲;火器兵是棉甲。那装备水平在大明只有不差钱的辽军能比得上。

真不知道卢象升从哪弄来的银子。

后来的康熙年,文人方苞这样说:“明之亡,始于孙高阳之退休,成于卢忠烈之死败。”

乾隆朝的评价说:“卢象升材优军旅,志竭股肱,坎坷遭时,艰难就义,今谥忠肃。”

卢象升,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天启二年,年仅二十二岁就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为官生涯。

初任户部主事,升任员外郎,累迁为大名知府。

卢象升虽是文官出身,但善于骑射,勇力过人。或许“小李广”这个绰号他比花荣更合适。“暇即角射,箭衔花,五十步外,发必中。”

崇祯二年末,“己巳之变”,大名知府卢象升招募了一万兵马,进京勤王救驾。

当他带着大队人马赶到时,鞑子已经退出关外了。不过他也没白跑,如此忠君爱国的股肱之臣自然“简在帝心”。

崇祯三年,卢象升任右参政兼副使,外出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建立新军号称“天雄军”。

崇祯四年卢大人升为按察使,照旧治军。

“天雄军”的成员有些类似于曾国藩的湘军,都是由老乡、朋友、亲戚等等组成。

这种结构的优势是大家能互相照顾,更容易同仇敌忾,团结性好,能爆发出更强的战斗力。往往一个人战死,就可以激发大部分人的愤怒,战斗精神极强。

缺点是,一旦战场上有人退缩,就会带动一大片人跟着逃跑,继而引发整支军队的崩溃。

或许是因为那个缺陷的原因,所以后来的卢象升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竟比武将还武将,是个不要命的主。他因此被称为“卢阎王”。

“天雄军”是一支步兵与骑兵结合,注重使用弓弩、火器等远程武器的部队。卢象升所训练的骑兵身着铁甲、配备长枪和火铳,既能远程打击、也能冲锋陷阵。

打法上步兵结阵,前面插上木桩、鹿角,两边骑兵掩护,后面火器齐射,打农民军真是一打一个准。

将来的天雄军在与农民军的战斗中表现亮眼,常常以少胜多,多次击败各路“流贼”。

卢象升确实作战勇猛,卢阎王的绰号也不是白叫的。不过,他并没有对农民军形成致命的打击,多半是把“流贼”驱散或赶入大山就完事了。对方实力未受大的损失。

说得直白一点,卢象升打农民军可以次次报捷,但流寇实力不减。

卢象升的胜仗,多是在战术层面。在战略上,他和大多数文官一样没什么大意识。

他说:“臣与督臣,有剿法无堵法,有战法无守法。”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说明。

卢象升对流寇的战略没有剿灭方法,他重视野战克敌,但没啥有效的方法抑制对方的流动,对于守备没提出什么建议。因此卢象升的剿匪和陈奇瑜差不多,天天打胜仗,月月报捷,但流寇并未伤筋动骨,整体实力不减。

相比之下,杨嗣昌至少还提出过“安内方可攘外”,“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方略,此举在两年内颇见成效。各路农民军几乎全部偃旗息鼓,败的败,死的死,降的降。大明境内难得消停了一阵子。

当然,这并不是苛责卢大人。强求文人变成军事家、战略家,那是吹毛求疵。

公允的说,在其位,谋其政,卢象升做了他身为大明臣子该做的事。

问题在于,李自成那帮农民军是罪人吗?

他们只是被天灾人祸逼得走投无路,不反抗就会死的一些底层贫民而已。杀他们,值得歌颂吗?

卢象升是一位独具风骨,忠君爱国,能力有限,但是永不放弃的封建官僚典范。

说他独具风骨,面对阉党权势熏天,他断然拒绝拜谒魏忠贤祠堂;

说他忠君爱国,“己巳之变”面对国难,他自行募兵万人进京勤王;

说他有一定能力,明末一堆烂摊子,他却能收拾豪强,赈济百姓,屯垦开荒,恢复生产,整合力量组建天雄军,剿杀流贼,努力扶持大萌的残破局面;

说他能力有限,虽然努力了,但是仍旧没什么实际效用。明末大局丝毫未有改观。

卢象升本质上毕竟只是一介文人。就像袁应泰、袁崇焕、茅元仪、孙传庭、孙承宗等等等等,甚至可以包括史可法、徐光启、瞿式耜等等等等很多人,他们都是文人。

明末文人好说大话,放空炮,拉帮结派,这是通病。

他们不是军事家,去统领军队打仗,其实不大合适。

洪承畴同样是文人出身。抛开立场,他的能力确实非常强,文韬武略齐备。可以说远超袁崇焕、卢象升等人。

崇祯十三年开始的松锦之战是明、清在辽西战场的最后大决战,可以说是皇太极一生军事生涯中最精彩之作。

从整个松锦战役过程来看,其实洪承畴有机会剿杀皇太极。可惜了。

有能力有机遇又想做出成就,这样的人是天选之子;

没能力有机遇又想做出成就,终究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能力没机遇又想做出成就,这样的人是一个悲剧……

最新小说: 天空中一朵云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皇叔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这个暴君,我养的! 我在大唐是传奇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