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作为一个专注于人类心理的科研人员,直接去探究一种未知物质基本的物理化学属性实在是让解舒不知从何处入手,回想着初高中所学的化学物理,谈论一种物质时,大多是物理化学性质,颜色、气味、常温下状态,还有一些需要测量才能得知的,如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比热容等,甚至还有与酸碱盐的反应情况。
一个物质的特性实在是太复杂了,哪怕真的一一探索也不一定能够面面俱到。但是,如果从人的需求角度出发,那就方便了不少。总归是为了自己使用的东西,并不是放在实验室的研究样本,不需要抱着探知一切的想法。况且,现实里就算是有说明书,对物品的功能介绍也并不能说全面,就像是一个足球,只能用来踢吗?规则虽然是如此,但是这些规则是人对物的限制而非物本身的不足,足球可以拿起来砸人,内里中空可以用来装水……只是平时人们不会这样使用罢了,但不能否认其具备这样的功能。
既如此,解舒也只想看看这竹子有没有自己想要的一些特性功能存在,至于是否有其他性质所在,或许以后偶尔会开发到,或许会无意中发现什么,也或许就此湮没一辈子,但是无妨,哪怕是没有这竹子解舒也已经是知足常乐的状态,多一份可以算作是锦上添花,少一份也不至于到了影响生存的地步。
大概思考了一番刚刚接触那竹子的感受。绿色竹子虽然没有紫色竹子那样可以完全抵抗柴刀砍伐的硬度,但是比起来,显然质量更轻,解舒刚刚拖着五六棵到院子里,仔细回味一番也没用多大力气。
解舒拿柴刀劈开一段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着端口处的空洞,竹子壁面没有达到解舒预料中的厚度,拿在手里没有沉甸甸的感觉,甚至还能抛起来颠几下,比起正常的竹子甚至都可以夸一句“轻薄”了。从中劈成几瓣,解舒尝试着拿起其中一条掰断,却发现这竹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反而是韧性十足,哪怕在眼下饱含水分没有进行风干等处理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弯折很大程度,而且回弹力也不错。
若不是抵不过刀具的切割,解舒感觉可以用这竹子抽丝编制成一根柔软的鞭子。小时候见过老师上课拿着的竹鞭,解舒没有亲身体验过,不过那虽然可谓“柔弱无骨”但是比一根随手拿起来的粗大木棍还要让学生闻风丧胆的细长枝条,还是给解舒留下了深刻印象。眼下看着这几乎可以随意压折但是凭借着韧性和弹性像形状记忆合金一般还可以回到原本的样子的竹子,要说解舒没有借此特性做一些手工或者是武器的想法,那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