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养荣丸?
陶成道、刘聚等人面面相觑,一脸茫然。
远火局火药的症状是威力不足,可这玩意吃个人参也解决不了问题。再说了,往火药里添加人参,这是要把朝廷吃垮吗?
楼真阳见老师陶成道使了个眼色,站出来问:“顾镇抚,人参养荣丸当真可解火药问题?”
顾正臣凝重地点了点头,弹动铜钱,沉声道:“解决火药问题的不是人参养荣丸,而是丸。药草制备成丸可行,为何我们就不能将火药制成药丸,微小的颗粒,如此一来,火药运输中无论如何颠簸,都不会出现硝、硫、炭分层。”
“药丸,颗粒?”
陶成道愣住了,陈有才、崔玉等人也张大嘴巴。
药都弄成颗粒药丸,火药也是药,为啥不能制成颗粒?一旦成为颗粒,怎么颠簸都不会改变火药成分配比,困扰军士的火药问题不就解决了?
崔玉惭愧得低下头,咬了咬牙站出来,当着众人的面给顾正臣跪了下来:“是我无知唐突,冒犯了顾镇抚。”
顾正臣笑着上前,将崔玉搀扶起来:“你们一个个都是匠中之匠,有些脾气,傲气是好事。你认为此法可行?”
崔玉重重点头:“将火药制成颗粒,定能解决诸多问题。虽目前尚不清楚用何法制为颗粒,但有了方向,总会成功。”
顾正臣满意地笑了,看向陶成道:“颗粒火药,将是底火司最大的任务。你精于火药之道,除了推动颗粒火药制备之外,还需要找出最佳的火药配比,硝、硫、炭,三者用量到底是如何平衡,调整每一种用量,测试其威力大小,是必须进行之事。火药材料的用量,需要精准,只有达到最佳配比时,火器威力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陶成道拱手:“原以为顾镇抚是门外汉,不成想竟有如此见地。我等愿听从顾镇抚吩咐,全力攻克这两项难关。”
周定海、楼真阳等人看着顾正臣,眼神中满满的敬佩。
火药的配比需要优化,前人所留配比并非最强。火药分层,那就用颗粒来取代。
这些创造性的想法,众人从未想到过。
仅凭着这些话,便可以断定顾正臣是火药领域的大匠!
陶成道现在有些相信了,相信眼前的年轻人可以创造一条真正的飞天之路,让自己去天上看一看,到底有没有可以腾云驾雾的神仙!
顾正臣虽然清楚颗粒火药的制备之法,也清楚火药最佳配比,并没有直接拿出来,而是引导匠人自己摸索,自己试验,自己创造。
自己需要的并不只是执行枯燥任务的匠人队伍,还是一支有创造力的匠人队伍!
未来火器需要一代代迭代更新,需要不断强大,而顾正臣所掌握的宽泛但不专业的知识,只能给匠人提供方向,不可能给匠人提供具体的细节与技术。
要想让大明火器发展起来,壮大起来,火器匠人们就不能缺乏创新精神,不能死板,重复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配方。
锻炼人才,比直接拿出结果更重要。
何况,顾正臣有的是时间,大明也有的是时间,不急于一时。
顾正臣确定了底火司的两大任务,又询问冶炼司郎中华孝顺等人,华孝顺直陈冶炼问题,高炉不够高,材料不够,温度不够,融化不充分,冶炼出的铁与钢容易锈蚀,使用年限低等。
冶炼的问题顾正臣并不在行,好在先辈在这方面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灌钢法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普及开来,虽说这技术在宋代以前记录很少,但宋人却留下了宝贵的典籍,《梦溪笔谈》、《天工开物》中都有介绍,大明冶炼匠人也精于此道。
倒是制造司的问题颇多,沈名二坦言:“经制造司内部讨论之后,一致认为,制造司最大的问题在于制造速度慢,制造品类少,炸膛问题多,射程不够远,杀伤不够大……”
顾正臣询问:“制造司打算制造火器品类有多少?”
沈名二不假思索:“二十七类。”
“多少?”
顾正臣有些错愕。
沈名二看着顾正臣的脸色,小心地说:“顾镇抚,二十七类少是少了一些,眼下制造司正在翻找宋时火器典籍,力争再增加十余个品类。”
顾正臣眯着眼看着沈名二:“都有哪些品类?”
沈名二连忙介绍道:“火铳方面,有手把铜铳、手把铁铳、碗口铳、斩马铳、神铳、铳箭……神机炮方面,有信炮、襄阳炮、大将军炮、二将军炮、三将军炮、铜炮、旋风铜炮、炮里炮、盏口炮、碗口炮……”
顾正臣忧愁不已,什么大小炮,什么二三将军炮,就不能统一制式,火铳也是,威力都不大,倒是类型挺多。
“好了,自今日起,制造司只管制一类适合步卒使用的,击远杀敌的火铳,其他火铳统统取消。神机炮方面,重新设计两款神机炮,一类需要单兵携带,最多是双兵携带的神机炮,一类是重量较轻,但一样要保证射程较远。火铳、神机炮合三类研制,其他各类统统砍去。”
顾正臣起身,严肃地看着众人:“我们远火局的匠人数量有限,不像宝源局有众多匠人,必须将力量集中起来,分散研究是日后的事。你们记住了,威胁大明的敌人是草原之上的骑兵,而我们远火局的使命,便是为步卒正面迎战骑兵打造利器,这些利器必须能带到草原之上去!”
沈名二、徐阿柱等人深感责任重大。
顾正臣所言是对的,远火局匠人数量十分有限,火药匠人、铸造匠人都只有五十来人,这么少的人手,分摊到多种类研究上,根本无法实现突破。
索性断舍一部分,集中力量,专攻三类。
这一日,远火局确定了发展方向,也明确了各自任务,不需要的杂七杂八的东西搬了出去处理掉,腾出空间专作研究。
陶成道根据匠人的特长,分配任务,自己领了火药配比优化,这是一项枯燥且精密的活,需要大量的试验,大量的测算。
陈有才等人则想尽一切办法实现颗粒火药的制造。
制造司开始思考军士应该使用什么火铳,并深入到军营之中,直接询问使用过火器的军士,最终确定了纯铁长筒火铳。
原因很简单,军士希望火铳打完之后,还能当棍子敲死几个骑兵。
至于神机炮方面,单兵携带的倒并不是没有,那,信炮就可以单兵携带,就一粗管子,碗口炮、盏口炮也能单兵携带,但问题是如何兼顾威力、重量、射程、耐用……
顾正臣一连几日往句容卫跑,到了句容卫便待在远火局,与刘聚等人商议确定了安全规章,设定了巡查制度,进出制度,保密制度等,并重新调整了远火局的守备,在山洞外设了两道护栏,皆安排军士把守。
远火局逐渐步入正轨,句容卫在军令之外,将酗酒、赌博、欺辱军妇、私下斗殴等列为禁令,但凡触碰任何一条者,重惩不宽恕。
朱元璋终归并不是对军队很小气的人,去年腊月里给金陵军士直接发钱都发了两次,现如今长江口南沙大捷,江阴卫军士、句容卫军士杀海寇立功,自然有赏赐。
顾正臣因军功,被提拔为句容卫指挥佥事,这是正四品的官衔。
虽说在明军将领之中,年轻武将担任要职的并不少,比如沐英、蓝玉等,但像顾正臣如此年轻便位列四品的,还是少之又少。
赵海楼因军功,更进一步,成为了句容卫镇抚,这让王良羡慕嫉妒恨,丫的,跑出去一趟,竟然官比自己还高一级了。
秦松已表现出色,熟知水性,筹划有功,且杀海寇居多,从百户直升千户,窦樵升任了副千户,一干军士中,有人从寻常小兵提拔为小旗、总旗、百户,也有人只获得了赏赐,没有升官。江阴卫的情况顾正臣并不清楚,不过有王虎在那里,少不了任何人的军功。
顾正臣的日子终于变得清闲了一些,句容县虽然偶尔会出现几起案件与纠纷,但事关人命的案子终究是少见,而一些纠纷多数在老人、里长那里协调了。
时间进入三月,百姓家更是忙碌起来。
三月又称蚕月,采桑养蚕几乎是家家户户的事,句容织造、裁缝两大院子人手流去八成,若不是军妇参与进来,恐怕都要停止运作了。
军妇比较闲,是因为今年句容卫营造任务多,垦荒数量不够,许多军妇分不到地,春耕是别想了,只能等后面种植晚稻了。
百姓的辛苦是难以言喻的,除了采桑养蚕,还需要准备育苗,准备后面的稻谷插秧。
只不过——
当顾正臣抬起头看向天空上的太阳时,不禁有些忧愁。都说春雨贵如油,可今年的春雨就早春时来过,二月天里,就没下几滴雨。
三月天,更难熬。
句容的一些小河道虽然没有断流,却也已一眼见底,就连句容河,水位也比往年三月低了四尺。
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