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对长安人来说,那可不仅仅是偶像那么简单。
而是类似父兄一样亲切,就和闾里游侠一般耳熟能详的人物。
哪怕是市井百姓,谁不是在霍骠姚的故事和传说中,熏陶着长大的?
许多人的祖辈,甚至还曾不无得意的告诉自己的儿孙们:当初,霍骠姚可是骑着马,踩过咱家的庄稼呢!
如今,骤然听闻,有人要学霍骠姚。
长安人民的内心,是很复杂的。
一方面呢,对霍去病的怀念,使得他们充满期待。
另一方面,心里面却是酸溜溜的。
毕竟,霍去病,那是大家的长辈们看着长大,是长安父老们口中的英雄。
而那张子重
是南陵人
这心里面能舒服才有鬼了!
当下,立刻就有人异议了:“霍骠姚练兵,乃不传之秘,连霍奉车,亦无能传,那张蚩尤如何能知?”
霍去病在长安人眼里,就是无敌,就是战神的形象。
特别是霍去病后,国家再也没有出现过像他这样可以轻松带来胜利和成功的名将。
故而,对其怀念又多深,崇拜有多深,对其他可能取代者的排斥就有多大。
这是一种类似条件反射的本能!
李广利就是这一情绪下的牺牲者。
别管李广利的武勋和斩首有多少?
但在长安人民眼里,他就是一个‘都尉之才’‘中庸之人’,只是‘奈何陛下爱幸’才侥幸成为大将。
所以,李广利一直都很拼命,想要证明,自己不比霍去病差。
奈何,他再怎么努力,面对龟缩起来,像刺猬一样将自己保护的严严实实的匈奴,也只能是望而兴叹。
勉强发动的天山会战和余吾水会战,其实是在这一种情绪下催动的产物。
连李广利,都不能让长安人接受。
张越这样一个没有在战场上证明过自己的年轻新贵,就更是如此了。
别看底层的百姓,对张越好感其实很多。
但一涉及霍去病,反弹立刻就来了。
顿时,无数人都是纷纷附和:“正是如此!霍骠姚,何等英雄?乃是真正的神明下凡,盖世的大丈夫!张蚩尤虽凶,也不过是空有武力,颇有文名而已,那带兵作战,远征万里,何其凶险?所需要的智慧与谋略,又是何其之多?非天授其材,谁能一蹴而就?”
“哎”那位搞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