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辰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可能学校系统教学的书本知识他不会弱于同龄人,可是自己也仅仅也就在这方面有点优势了。其他的见识就差太远,有太多需要自己去补充的知识面。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周良辰除了上课时间,只要有空就会泡在图书馆,阅览室,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去看一些各个专业方面的期刊,而蒋英雄给他带来的小说自己一次都没翻过,就算是晚上躺床上就着台灯的时候也是看从图书馆借过来的书。
杨伟在联谊后是第一个取得进展的,每天晚上都会神神秘秘的出门,然后在熄灯以后一脸笑容的回到宿舍给室友们发烟抽。这让把脱单当成大学生活第一件头等大事的王德辉羡慕不已,但是他自己在联谊寝室的追求目标却好像对他不是很感兴趣,只能徒呼奈何。
其他人倒是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宋小军痴迷于围棋,每天课余的时间就是一手拿着棋谱一个人在凉席上摆上一张棋枰摆弄着,沉醉于黑白世界中有点浑然忘我的状态。郭恒则是经常约上他们摄影社的同志,背着相机在校园,在浏阳河边,在学校的实验田到处捕捉美的瞬间。其他几个没事的时候要么就是翻看周良辰贡献出来的小说,或者打打升级,或者去篮球场求虐。总的来说一零六宿舍的各位在进入大学慢慢适应了大学生活,渐渐的各自找到了自己满意的精彩。
周五开始全校秋季田径运动会,一般大学的运动会主要参与人员都是新生,是什么原因周良辰没搞明白也没有去探个究竟。第一天下午女子一千五百米以后就是当天最后一个项目男子三千米。这个是没有预赛的,直接决赛,来到起跑线周良辰傻眼了,这也太多人了吧?少说有一百多号人。
因为刚刚在终点线那里等到何昕完成比赛然后送她去看台休息,所以差不多是最后一个赶到的,在检录处点名后周良辰站在了人群的最后。
三个圈跑下来,就已经有人退出了比赛,周良辰已经从最后跑到了前面,因为实在是人太多了,在后面跑着吃灰的感觉真不好受。
跑步的过程中每经过一个学院的看台的时候总能听到看台那边传来的女生啦啦队给身边的对手加油的声音,到了经过自己学院看台的时候就只能听到一群男生嘶吼着“周良辰加油”的打气声传来,不由得感慨待遇之差。
多年的坚持当然是很有成效的,周良辰轻轻松松的第一个冲线,成绩是十一分钟多一点,好像还打破了校运会记录。广播里播放了学院学生会的人早就写好的广播稿,很是有点慷慨激昂。
校运动会是没有颁奖仪式的,每个项目比赛完了后得到名次的人直接去主席台领奖,周良辰去主席台领了自己的奖牌时候问递给他奖牌的领导:“老师,是真金的吗?”
校领导一愣,笑着说道:“是金牌!金色的。”
三千米项目结束,第一天的比赛到此告一段落,回到宿舍看到了只在开学第一天见到过的班主任唐克老师。是给周良辰送院里给的奖励来的,五十元现金和七十元购物卡,能在校工会商店用的购物卡。说了一番慰问的话和对后面两天两个项目的鼓励,唐克就离开了。杨伟提议得给功臣慰劳慰劳,他决定今天晚上他请客去聊园唱歌喝酒。
“不知道运动员不能喝酒的吗?”周良辰笑着问道。
“狗屁,你喝得还少啊?每天晚上你喝的那不是酒啊?”杨伟满不在乎的说道,“就你那酒量,去唱歌喝点啤酒不影响你发挥。再说就你天天跟跑道谈恋爱的架势,让他们三圈你都能拿第一。”
“我问问韩湘去不去?顺便帮你问问昕姐去不去。”杨伟说完就打电话去了,韩湘是何昕的室友,现在差不多是杨伟的女朋友了。
“你顺便问问还有其他人去不去嘛!哪里能只管自己舒服不管兄弟们死活的?”王德辉连忙叫道。
唱歌的时候来了五位女生,何昕没有参加是因为被他们学院领导找去谈什么事情去了,唐诗韵和韩湘还有她们的三位室友一起过来的。
十五个人分成两桌,把聊园后面的两个大桌坐满了,点了一些啤酒,自己从外面带了一些零食和饮料。杨伟在周良辰他们宿舍应该是家庭经济条件最好的,为人也是极为大方,寝室里的洗衣粉肥皂之类的基本上都是他给包干了,前段时间还给寝室装上了窗帘,烟也是整条的放在没挂锁的柜子里,跟室友们说抽没了就去拿。
唐诗韵是个很爱唱歌的女孩,上次过来玩周良辰就知道了,而周良辰的室友们大多是五音不全也就没几个人上去唱歌,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喝着啤酒聊着天,间或的为唱完歌的人鼓掌。唐诗韵点的歌大多数是粤语歌曲,周良辰也不知道她的发音标不标准,但是能感觉到她的嗓音很好听,是的,他只能用好听这个词来形容,其他的想不出来。
周良辰没有喝太多,也没有再去夜跑,陪着室友们回到宿舍后给家里打了个电话问候了,一会后拿起周岗在校外书店租来的《大唐双龙传》看了起来。
第二天白天校运会继续进行,周良辰因为比赛项目又是在最后,于是就到看台当起了一名不称职的啦啦队队员。多数的时候他都在捧着一本高等数学在看,每当学生会干部提醒大家喊口号给人加油的时候,才会出工不出力的挥手喊上那么一两句。
女子三千米的时候周良辰才离开看台下到田径场,在起跑线上看到了何昕和唐诗韵,走过去给她们两交代了一下自己的心得顺便给她们加油鼓劲。女子三千米参加的人本来就不多,赛程未过半的时候又有不少人当了逃兵。但是两人明显低估了这三千米的距离,速度也是越来越慢,赛程过半后唐诗韵已经不再摆臂,而是开始双手叉腰的在低速前进了。在起跑线后面的弯道处,周良辰在内道陪着她两跑了一段给她们打气,告诉她们再坚持一下挺过极点就好了。
两人到底还是坚持了下来,看到哭着跨过终点线的两人被她们的室友抱住后,周良辰连忙赶去检录处报名,五千米参加人数明显少了很多,发令枪响的时候周良辰选择了快步的冲到前面,跟昨天差不多,跑着跑着就有人退出,跑着跑着周良辰就又一次以破了校运会记录的成绩拿到了金牌。当然少不了去到主席台领奖,广播了一番通报成绩。
晚上在宿舍再次拿到了学院给的奖励,还是一样的钱和购物卡。杨伟又要说出去庆祝被周良辰拒绝了,于是他自己约了韩湘出去浪漫去了。周良辰在宿舍看书的时候何昕和唐诗韵来到了他们宿舍,大声宣布:“小良子,本姑娘和韵韵今年三千米都是第十二名,你看着,明年我绝对拿个第一给你看看。”
“加油!”周良辰冲两人做了个加油的手势。
周良辰没料到自己的出名来得如此的快,在校运会最后一天,他如前两天一样在看台上的拉拉队里滥竽充数,却发现不时就有三五成群的学生来到他们工程学院的看台来张望。开始他也没发觉什么异常,渐渐的听到他的同学回答别人的问题时总会说上几句“对对,他就是周良辰!”“周良辰啊就是坐在那里的那个”。这时才知道这些人都是来问他的。
找个机会问旁边的人怎么回事,杨伟抢着回答了他的疑问:“兄弟,你出名了,昕姐不是前不久在食堂给你按了个陈世美的名号在你身上吗?估计听到的人不少,还传得比较广。昨天前天广播里又给你两次播报,现在好多人都知道这个陈世美是我们院的了,过来看热闹来了!哈哈!昕姐威武啊!”
周良辰一阵无语,却又无能为力,看着又有人朝他们看台走来,连忙起身跑掉,也不管学生会干部的劝阻。回宿舍的路上总感觉路上的人都在看自己,不禁自嘲的笑了起来:“这他妈的说做贼心虚,做贼了才会心虚我这是心虚个啥?”
回到宿舍关门看书,到下午女生五千米比赛的时候周良辰才去到了田径场等着比赛开始。
“你行不行?”当还在坚持的人只有五六个的时候,周良辰问停在跑道上叉腰俯身喘气的何昕,“实在跑不下去就算了。”
何昕没有回答她,呼吸均匀了一点后又开始抬腿迈步,周良辰苦笑了一下,跑到她身边陪着她跑起来,由于五千米对于女生来说算一个比较极限的挑战了,体育老师们也不再禁止有人陪跑。周良辰在跑道内侧,伸手挽住何昕的左手,稍稍使劲往上抬一点,带着她继续前进。经过何昕他们学院的看台时,唐诗韵加油的声音传了过来:“周良辰加油,何昕加油!”接着她们的室友也一起大声的叫了起来。周良辰听到后一阵头大,这不是添乱吗?
经过工程学院看台的时候周良辰看到站在栏杆边上朝他和何昕看着的杨伟,一丝不妙的预感涌上心头。这世上有种很奇怪的规律,你越想着可能会发生而担心发生的事情总是会很魔性的应验的,果然,看到她们两接近看台的时候,杨伟带着室友们大喊着“周良辰加油,何昕加油!”的口号传了过来。
再一次转圈经过这两个学院看台的时候,台上的人完全不能体会到周良辰的无力感,加油的声势更加壮大了起来,接下来就是周良辰最不愿意看到的场面,看台上留下的人大多数都是新生,或者是听到周良辰这个最近出现得有点频繁的名字,听过一些关于他陈世美的传言,听到旁边看台有人叫着给他加油也跟着起哄,渐渐的他们两人经过的每一个看台都会有同学们跟着叫着他们的名字给他们加油。农大的田径场只有三面有看台,主席台那一侧的看台是没指定安排的,只有南侧和西侧的看台坐满了观众和啦啦队。于是后面基本上都是每半个圈都是在此起彼伏的“周良辰加油何昕加油”的鼓励声中跑过的,到了最后两圈的时候连自由席位上的学长学姐也开始跟着起哄。
算是半搀扶着何昕跑完冲线的时候,下了看台来接何昕的唐诗韵和室友扶起何昕,唐诗韵笑着对周良辰说道:“这下你可出名了啊!”
“还不是你闹的!”周良辰无奈的回了她一句,灰溜溜的跑到检录处报名去准备自己的一万米了。
一万米报名的人更少了,周良辰很快成为领跑选手。开始几圈的时候还算正常,赛场上参赛选手用心比赛,看台上啦啦队为自己学院的队员加油。可慢慢的又开始变味了,不知道从第几圈开始,整个赛场上空的加油声都变成了整齐划一的“周良辰加油”,后来不知道是从谁开始又变成了“周良辰加油何昕加油”了,特别是杨伟带着一众室友叫得那叫一个卖力啊。周良辰跑着圈,看着看台上玩得不亦乐乎的同学们,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在心底问候他们:“你们真会玩啊!”
再次打破了校运会记录,周良辰在广播声中又一次去领了奖牌。这次连给他颁奖的领导都笑着打趣的对他说了一句:“周良辰加油!”
最后是闭幕式,周良辰作为一人打破三项记录的选手,获得本届校运会最佳运动员称号,在他上台领奖的时候,主席台下面的新生们再一次大喊:“周良辰加油何昕加油。”
看着台下笑声喧天的同学们,周良辰走到主席台前边沿,心一横,脸皮一厚冲着下面挥了挥手大声的说道:“谢谢!谢谢同学们,周良辰加油,何昕加油!”说完翻过围栏,跳了下去回到自己学院的队伍中去了,留下台上面面相觑的一众领导和台下一阵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