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府前院。
崔禹哲带着妹妹崔文瑾,看着相送的李老夫人,以及李靖节,连忙拱手行礼道,示意不必相送。
“老夫人、叔父不必相送,还请放心,等禹哲回去,若有机会,定会请求族人帮劝解伯父,勿因昔日之事,而耿耿于怀!”
崔禹哲言语间,也是亲口许诺,回去后定会让族人帮忙,让自己伯父与李家和解。
“那便有劳贤侄!”
李靖节听到崔禹哲的话,脸上满是笑容。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今日先是窦公上门拜访自己,而后又碰到清河崔氏的崔禹哲,许诺愿意请求父母帮忙,化解李家与清河崔氏的嫌隙。
当真是双喜临门!
“有劳禹哲!日后有空闲,便多来李府坐坐!”
李老夫人一脸笑容的说道。
看着崔禹哲点点头,连连保证,随后与伏子厚行礼,方才转身离开,老妇人便嘱咐儿媳鲍氏送兄妹二人去到大门。
此刻。
望着崔禹哲兄妹二人离开的背影,不管是李老夫人,还是一旁的李靖节,以及周氏等人,全都看向伏子厚。
李家四郎与崔禹哲伯父结怨的事情,都要追溯到七八年前,彼时斗气的二人,也导致李崔两家始终都有嫌隙,这在李府早已不是秘密。
只是那么多年以来,李家之人无法上门,其他外人又不想掺和,也就导致事情一直僵着。
“厚儿!方才可是你与那崔禹哲说了什么?为何崔禹哲愿意在两家中间撮合……”
李老夫人率先开口询问道,看着伏子厚,一把年纪的她,始终觉得,崔禹哲不会无缘无故的帮忙,其中定是与伏子厚有关。
“李阿婆,崔兄不嫌子厚出身,与子厚结交好友,故而提及此事,表示他愿意帮忙!”
伏子厚看着李老夫人疑惑的目光,笑着解释道,随后看向几步外,躲在长孙叔母身旁的李姹。
“说起来,幸好因为姹儿!若非子厚去为姹儿买发簪,子厚在蓨县,也不会结交到清河崔氏出身的崔兄,作为好友!”
伏子厚望着李姹,言语中毫不遮掩自己的庆幸。
这句话是伏子厚发自内心之言,伏子厚也没想到,居然会以这样的方式,认识其他望族子弟。
若非为李姹买下那支发簪,崔文瑾也不会追上门!
而以李家目前的处境,哪怕有李家帮忙,伏子厚也没机会结识崔禹哲兄妹,更别说与崔氏兄妹合作。
没有崔氏的名头,伏子厚是绝不敢与谢家交易。
伏家在谢家面前实在是微不足道,就像三岁孩童抱金砖于闹市,在没有忌惮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化作恶徒,夺财杀人。
“好友?”
李靖节听到伏子厚的话,微微皱眉。
前有博陵崔氏子弟崔履行,来李府说是伏子厚的好友,虽说被他与母亲看穿,可眼下,那离开的崔禹哲,可是清河崔氏的弟子,更重要的是,崔禹哲没有一丝丝恶意。
这个贤侄,居然能与崔禹哲结交好友,这是李靖节想不到的。
奇怪!
那崔禹哲居然能看得上伏家的这个贤侄!
“天色不早,李阿婆,子厚还有要事,便先告辞!等过几日,子厚再来看姹儿!”
伏子厚看到李姹有些慌乱的低下头,目光看向李阿婆,没有再过解释,而是提前离开。
从始至终,伏子厚都没有与李老夫人提及与谢家合作的事情,还有为李家三郎报仇的计划。
伏子厚清楚,事情没有成功,说出来没有一丁点帮助,反而还会让李阿婆担心。
所以还不如让李阿婆、鲍叔母她们什么都不知道,无忧无虑的过着日子。
“这才来多久?”
李老夫人有些无奈,双眼看着伏子厚,有些责备。
伏子厚也只能尴尬的笑了笑,没有说话。
那崔禹哲嘴里的帮忙,归根结底,是要见过酒,确认自己没有欺骗他们兄妹二人才行,眼下还是要早些回去准备。
“今后有空闲,便多来李府!把李府当做自己家!”
李老夫人没有再为难伏子厚,只是叮嘱要记得多过来一些。
“子厚记住了!”
伏子厚点点头,转头间看向李姹,发现李姹也在看向自己,见到自己后神情惊慌的低下头。
伏子厚忍不住笑起来,转身离开李府。
李府前院里。
长孙弄珪看着伏子厚的身影离开前院,从花苑离开,于是转头看向身旁的李姹。
“姹儿,关于你的事,他都放在心上,你应当听得出,他方才的话,是说给你听的!”
长孙弄珪轻声说道。
看着连丈夫李立言,都不愿意见面的女儿,长孙弄珪眼下也满是复杂,再说李姹可怜得让人心疼,但想到那伏子厚,这话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长孙弄珪看着李姹头上那精美的发簪,想到清河崔氏崔文瑾那气哭的摸样,想到连李姹看着发簪都有些失神的样子,就连她提及李姹的一字一句,都被伏子厚记在心里。
眼下,连长孙弄珪自己,都有些羡慕李姹,或许李姹受过无数的苦,但唯独在夫婿这件事情上,她从没有受苦,反而让人羡慕。
一旁。
低着头的李姹,听到后娘的话,没有回答,但抓着后娘衣角的她,却轻轻抬头,那双好看的眼睛,不由自主的看向花苑一眼。
………………………
伏家住宅内。
接下来的两天里,伏子厚在城内找到几个木匠,分别让其都按照自己的图纸制作木具,随后在家中闲置的前院,搭起一个简陋的木屋。
然后去药铺买来一些草药,去城外不断用竹篓背着一筐筐野草回来。
一通举动下来,把阿翁、刘老、张氏、陶氏等人,全都给看得迷糊,特别是伏子厚还不允许他们进入木屋之内。
直到看到伏子厚把粮食、木柴全部都搬到前院,然后就是酿酒的器具,这才明白伏子厚打算干什么。
“厚儿,你哪来的钱?”
“厚儿,你的剑呢?这几日怎么都没看到?”
“唉我说厚儿你可别浪费粮食啊!你酿过酒吗你?”
面对家人的询问,伏子厚没有回答,埋头继续弄自己的东西。
好在有经验,前世一个北方的舍友,为了显摆自己故乡的美酒,纯天然,特地当面弄出来,伏子厚喝过的确有被惊艳到,于是默默记下方法。
眼下没有太多的时间,伏子厚倒也没有打算完美复刻。
反正在这个时代,哪怕这个酒有些瑕疵,能有前世七八分,也足够惊艳其他人。
要知道在几百年后,绿蚁酒都还是常见酒,白居易、杜甫之类的世人,更是把绿蚁酒写入诗词中,而后世大名鼎鼎的才女李清照,更是连有两首诗词,都有绿蚁酒。
只要了解那些诗句,就能知道绿蚁酒依旧充斥着百姓生活。
就伏子厚的了解,更多地方的‘酒’,都还是指粮食和酒曲放在一个装满水的大缸中,然后等到发酵完,再加入石灰,停止发酵之后出来的酒上面,会漂浮着一些渣子,这种酒被称为浊酒,也是另一种常见酒。
而用头巾过滤酒的事情,后世很多诗人就没少干!
在隋朝,由于天下几百年战乱,很多地方都没粮食而饿死人,更别说用粮食来酿酒。
能比浊酒、绿蚁酒更好一些的酒,全都是达官权贵、皇室宗亲才能喝。
并且在酿酒工艺方面,继汉朝之后,因为战乱,停滞三百年都没有什么发展,直到隋朝开皇年间,方才逐渐焕发生机,然而还没几年,随着隋朝官吏上报的田顷越来越多,隋文帝开始大量征收粮食,天下百姓便再遭受苦难,等到大业年间,更是饥殍遍野。
如果伏子厚没有猜错,等下一次酿酒工艺复苏,要等到盛世来临之时。
简陋的小木屋内。
伏子厚开始上锅,把买来的米放入水中,把铁锅下的木柴烧起来。
“按照历史上杨广的喜好,不需要超过隋朝所有酒,只要能占据上流美酒的一席之地,就足够!谢家必然也无法拒绝!”
看着面前炉灶生起的火,伏子厚知道,与崔家兄妹的约定,与谢家的约谈,以及李府三郎的仇,全都看这一锅酒,能不能酿出来。
只要它独一无二,只要让谢家知道杨广会喜欢!这就足够!
有时候东西太好反而并不是一件好事,伏子厚一直都记得一句话;水满则溢,月盈则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