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国内一直很平稳,报纸上也没什么大事发生。
但是许多人都知道,各地还在追查某组织的余孽。
十月初,报纸点名表扬了某位数学家的事迹,还有各地的的党校相继复校。
这些报纸上的新闻,看着不显眼,但某种方面上也释放了一些信号。
不说别的,牛棚那边,苏玉蓝、庞方俊等人就有些兴奋。
楚立仁和周文慧能回去,是有人使了力的,而现在报纸上见了苗头,他们有了回去的希望,如何能不兴奋呢?
然而让所有人震惊和狂喜的消息还在后面呢。
十月二十一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们的希望》,与此同时,其他的报纸、广播,也发表了相似的文章,内容都一样,高考恢复了,能上大学了。。
这个消息瞬间传遍了大江南北。
这个消息犹如一道燎原烈火,点燃了众多青年那早已枯寂多时的心。
它不论出身、婚否,只要想考,都能去报名。
祖国各地,听到这个消息的知青都要乐疯了,又叫又跳,还有的抱头痛哭,他们终于等来了。
而高山大队不少知青听到广播的时候都惊呆了,愣了好久才反应过来。
有的人直接就绕着大队疯跑,大声地喊叫,发泄着心中的喜悦。
没有人去斥责这些人,社员们心里也一样高兴,这意味着他们的孩子也有希望了。
乔宏远从广播里听到这个消息,骑上自行车,率先往书店驶去。
他其实完全可以早点来买,但他并没有,越到关键时期,越是要沉得住气。
他到书店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到了。
这些人都是来买书的。
因为停了高考,以前那些关于高考的书籍都堆积在仓库或是被卖去废品站。
书店的店员见那么多人来买书,不由有些手忙脚乱的。
等乔宏远拿着那套丛书离开的时候,还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在往书店跑来。
停了那么多年的高考,十年的毕业生合起来的数目是恐怖的,而书店里的书数量是有限的,哪里够分呢?
买不到书的年轻人就把目光投向了废品站。
“二哥,书你买到了?”乔宏良中午才回来,看到桌子上崭新的书,一点都不意外。
乔宏远点头。
“那我们什么时候回大队?”乔宏良知道工作必须请假了,留给他们复习的时间并不多,没法一心两用。
要参加考试的人并不少,老馆长都高兴,鼓励他们要努力复习,争取考上大学。
“再过几天,我厂里的事情得处理一下。”
兄弟俩正说着呢,门就被敲响了,乔宏远打开一看,是温赞兄妹几个。
温赞有些不好意思,“你们是不是买到书了,能借我们抄一下吗?”
他似乎怕乔宏远拒绝,加快语速说道:“我们速度很快的,明早就能抄完。”
乔宏远看了眼温赞身后,他的几个弟弟妹妹都期待地看着自己。
“可以。”乔宏远没有拒绝,温家的家风还不错,这点忙他愿意帮。
况且理科对他们来说都不难,这半天的功夫并不会耽误复习。
“谢谢,太感谢了。”温赞兄妹几人不停地鞠躬道谢。
他们接过了书,掩不住眼底的兴奋,有那性子跳脱的,直接就在楼梯口那蹦了蹦。
乔宏远笑着点了下头,看着温家兄妹离开,把门关上。
既然要准备考试,自然是回家里复习了,那边的环境更好,也更安心。
不过乔宏远和乔宏良的户口都在城里,他们报名只能在这边报上去。
所以回家的时间会拖延一点。
高山大队里,社员们似乎也受到了这些年轻人的影响,面上挂满了笑容。
大家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而且国家也说了,以后毕业了,工作包分配。
看看大队里的那两个大学生,如今的待遇多好,吃的国家粮,媳妇也娶上了,完全不用家里操心。
乔高铁准备去公社问问情况,比如报名的时间啊、条件啊等等,还有是否能拿到学习资料。
其实他真的非常心动,很想再去参加高考的,可他现在从工农兵大学毕业了,还能考吗?
知青住的屋子里,最兴奋的是待得最久的那些知青,因为他们对高考、大学还有点印象,同时,他们也知道,自己通过招工回城是没有指望的。
但是后面两三年来的这些知青,不少人对高考都可有可无,他们那么多年学习的内容,其实跟高考完全是两个路子。
包括他们的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批判知识分子的,现在让他们去高考,一时也扭不过来态度。
想要参加高考,无异于要从头开始学习,而且去参加考试了,也不一定能考得上,还不如招工回城呢,直接就能回去,哪里需要费那么多功夫?
杨红听着那些后来的知青的冷嘲热讽,气得不行,但想想考试的时间紧迫,哪能浪费?
反正她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至于其他人的,谁管得了呢?
不同的人不同的态度,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次的高考,能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
半天下来,白美兰那边统计了下大概,发现愿意参加高考的知青只有十几个,再加上社员,差不多二十多个。
这个人数其实不少了,若是这些人全都考上,那高山大队真的要出名了。
乔秋月跑来找乔佳月,“佳月,佳月,你听到广播了吗?”
“我要去报名高考,我一定要考上。”乔秋雨非常地激动,人争一口气,她真的不甘心一辈子待在乡下。
等她成了大学生,谁还能拿她离婚的事来说嘴?
“那你要努力复习,一定可以的。”乔佳月鼓励道。
乔秋月用力点头,“我不跟你说了,我要赶紧去找李校长,他那边一定还有高中的资料。”
“那你快去,去晚了说不定就没了。”
李清在长云初中待了很多年,在前几年娶了个知青当媳妇,此时他的屋里,挤满了高山大队和长山大队的知青,全都是来借书的。
李清手头的书其实也不多,而且还要留给他媳妇看,当然舍不得往外借。
“大家别急,我会连夜整理出一份资料出来,然后跟大队申请开个复习班,只要想要考试的人都能来听。”
李清的话无疑给了众人一颗定心丸,他是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做的复习资料一定不错,大家安心了许多。
此外,一些知青也开始往家里写信,让家里帮忙找复习资料。
一时之间,邮政局的业务非常的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