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要是能将太平公主说动,就真真的进入她的幕府中来了。
有了这个大唐第一公主的赏识,那什么崔家又算什么东西?
要知道,长期以来那崔铨就像个锁一样死死的框住了她。
李行周继续说道。
“公主殿下,我这次来,是来给公主殿下讲故事的。”
“方才拖了这么久,故事竟只字未讲,既然公主殿下不知道听什么。”
“那么我就自作主张,给公主殿下讲一讲周代那位女王的故事吧。”
“那武曌原本是前代周王的侍妾之一,但她年龄尚轻,虽受宠幸,但无所出。”
“王宫中侍妾的命运向来悲惨,武曌不甘如此,便向太子下手……”
时辰在不知不觉间过去,李行周的故事讲得委婉动听。
将武曌如何夺宠、如何夺权的事说得一清二楚。
虽说故事中不可避免的提及了武曌的心狠手辣。
但对于现今的太平公主,她更关注一名女子是如何执掌江山的。
她知道这个周代女王就是她的母亲武则天。
但是这故事从另外一个人的嘴里说出来,却是别有一番感觉。
李行周结尾的地方,只在武曌登基为止,其后的部分,便不再说了。
太平公主意犹未尽,问道。
“这么就完了?武曌得了江山之后,究竟是如何治理的,她怎样让天下男人心甘情愿诚服的?”
李行周说道。
“实在抱歉,之后的事,史料上已然无从查找。”
“若在下贸然杜撰,那么这个故事,便成了假的了。”
太平公主颇有些失望,她也想听听天下人对自己母亲的看法。
在自己的院子里议论自己母亲的是非,太平公主感觉别有一番快感。
李行周借机说道。
“公主殿下,既有先河,必有来者!”
“公主殿下千金之体,又岂能嫁给武承嗣这种垃圾?”
“公主殿下身为太宗子孙,正是建功立业之时。”
“何不放手大干一场,创下丰功伟业让后人去歌颂?”
太平公主再一次被震住了。
李行周的话在脑中久久回响,如醍醐灌顶一般。
良久,她终于想清楚了,脸上的表情由震撼,渐渐的转为坚毅……
太平公主想了想说道。
“你说得没错,乱世之中,女子要掌控自己的命运,只有靠自己。”
“本宫已下定决心,这个世界,再也没有谁能控制我的命运。”
太平公主如释重负,李行周的脸上也浮现出笑容,说道。
“希望下一次见到公主殿下时,能见到一个披坚执锐,满怀狭义之情,杀伐果决的公主殿下。”
说罢,李行周正要告辞,太平公主却说道。
“你随我一起出去,不要再去酒肆里说书了,你巧舌如簧,留在崇文阁里太屈才了,从今日起,来当我的侍从,随侍左右吧。”
李行周一愣,没想到太平公主这么果决。
当即心里大喜。
但是,瞬间之后太平公主一句话打消了李行周的念头。
“你先帮我练兵吧!”
李行周身穿铠甲,亦步亦趋的跟在刘仁轨身后慢慢走着。
看着两旁整齐的军阵,李行周轻轻点了点头,不愧是刘仁轨的兵,果然有一股彪悍之气啊!
此时的李行周懊悔万千,悔不该挑拨太平公主的野心的。
这一撩拨倒好,直接将手伸进了左武卫里去了。
天知道万一武则天知道了,那先剁的就是自己这个手了。
李行周看着身前年迈的刘仁轨,感慨万分。
都不一把骨头了,还孜孜不倦的要复兴李氏,这是什么精神?
老而不死是为贼的精神!
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唐朝宰相、名将,汉章帝刘炟之后。
刘仁轨出身尉氏刘氏。他恭谨好学,博涉文史,直言敢谏。
唐太宗时,累官至给事中。
唐高宗即位后,历任青州刺史、带方州刺史、同中书门下三品、西京留守、文昌左相等职,封乐城郡公。
镇守百济期间,他因救援新罗,并在白江口之战大败倭国、百济联军而名震天下。
垂拱元年,刘仁轨逝世,年八十四。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唐中宗即位,加赠太尉。
刘仁轨少年时代家境贫困,爱好学习。
适逢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刘仁轨无法专心地读书。
每当劳动之余,他就伸出手指在空中或地上写写划划,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到后来,刘仁轨以学识渊博而闻名。
唐高祖武德初年,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起草奏疏议论国事,刘仁轨看到那份草稿,替他修改了几句话。
任瑰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异,于是赤牒(临时授官的一种文书)任命他为息州参军。
不久后,刘仁轨被调为陈仓县尉。当时,折冲都尉鲁宁骄纵违法,历任陈仓县官都无法制止他。刘仁轨就职后,特地告诫鲁宁不得重犯,但鲁宁仍凶暴蛮横如故,刘仁轨于是用刑杖将他打死。
州里的官员将此事禀告朝廷,唐太宗愤怒地说:
“一个县尉竟打死了我的折冲都尉,这能行吗?”
把刘仁轨召进朝廷责问。
刘仁轨回答说:
“鲁宁侮辱我,我因此杀了他。”
太宗认为刘仁轨刚毅正直,不仅不加惩处,反而提拔他为咸阳县丞。
贞观十四年秋,太宗准备到同州围猎。当时秋收还没有结束,刘仁轨上表劝阻。
太宗于是下诏慰劳说。
“你的职位虽低,但竭尽忠诚以奉事国家,所论之事,朕都十分赞赏。”
不久,刘仁轨被授为新安县令,累官至给事中。
刘仁轨虽为官清廉刚正,但是为得宠的中书侍郎李义府厌恶。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刘仁轨因处理“毕正义案”得罪李义府,被贬为青州刺史。
显庆五年,高宗发兵征讨百济,刘仁轨奉命督海运。
李义府在明知时机不当的情况下,强行督促他出海。
结果,船队在途中遇风沉没,死伤严重。
朝廷派监察御史袁异式审讯。
结案后,李义府对高宗说:“不斩刘仁轨,无法向百姓谢罪。”
舍人源直心说:“海风暴起,这不是凭借人力所能预料的。”
高宗于是仅将刘仁轨免职,以白衣(平民)的身份随军。
李义府又示意郎将刘仁愿将他杀死,因刘仁愿不忍而作罢。
同年,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平定百济。
战后,刘仁愿被任为都护,与新罗王金春秋的少子金仁泰共同镇守百济都城泗沘城。
唐朝在百济设立熊津都督府,任命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
但王文度在渡海时病亡,高宗于是授刘仁轨检校带方州刺史,代替王文度统军。
显庆六年,百济旧将僧道琛、鬼室福信等人立故王子扶余丰为王,兴起百济复国运动,起兵反抗唐军,围攻刘仁愿于府城。
刘仁轨与新罗军一起援救刘仁愿,并击退围攻百济军,与城中的刘仁愿会合。
当时,苏定方围攻高句丽都城平壤已久,因战事不利,又值大雪,遂退出平壤。
刘仁轨自请留守百济。
高宗令刘仁轨率部前往新罗,与金法敏商议唐军去留的问题。
众将士都想回国,刘仁轨说:“按照《春秋》的义理,大夫出征国外,只要是可以使朝廷安宁、国家有利的事,就得专心一意地去做。如今皇上准备消灭高丽,首先消灭了百济,留下部队镇守,控制了它的要害。虽然叛贼强横,但它的兵卒劳役并不充足,我们应当磨好刀枪,喂饱战马,趁它没有准备,打它个措手不及,百战百胜万无一失。到了胜利无疑的时候,摆开决战阵势,驱马传递文书请求朝廷增派军队,声援接应,敌人就可消灭了。眼下平壤没有攻克,熊津又放弃了,那么百济死灰复燃,消灭高丽就不知是哪年哪月了。我们虽然驻进了新罗国,但这正像客人一样,发生了不称心的事,后悔还来得及吗?百济的扶余丰对鬼室福信心怀猜忌,貌合神离,势必支撑不了多久。我们应当坚守待变,届时再乘乱消灭他们。目前还不可轻举妄动。”
刘仁轨的谏奏不但让高宗满意,众臣也交口称赞。
事态的发展果如其料。在时机成熟后,刘仁轨先发制人,派人侦察扶余福信修建的真岘城军情。
随后,他引新罗军乘夜袭击真岘城,悄悄攀墙,至拂晓破城而入。
唐军自此“遂通新罗运粮之路”。
百济王扶余丰猜疑鬼室福信争权,将其杀死。
他又闻唐军骤至,急遣使者到倭国、高句丽求援。
龙朔三年,倭国将领毛野稚子等率二万七千人攻新罗,朝廷令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军渡过渤海到来,与刘仁轨等会师。唐军士气因而大振。
这时,众将讨论进攻目标,有人说:“加林城是水陆交通要道,何不首先攻打它?”
刘仁轨说:“加林城地势险阻守卫坚固,进攻就会大量伤亡,守卫也会旷日持久。周留城,是敌巢,敌军头目都集聚在那里。如果攻克周留城,其余各城自然就好夺取了。”
按照唐军部属,孙仁师、刘仁愿及新罗国王金法敏于是率领陆军进发,刘仁轨则与杜爽、扶余隆率水军沿着熊津、白江进军,与陆军会合。
刘仁轨在白江口遇上了倭军,唐军四战皆捷,焚烧倭国战船四百艘,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倭军大败。扶余丰脱身逃走,所佩宝剑被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