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十三年 >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六章 兴师川北(一)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六章 兴师川北(一)(1 / 1)

杨二叔在北门外遭遇,只是个影响不大的小插曲。即将领兵出征川北朱平槿自然一无所知。他现在唯一工作重心,便是军事,便是胜利!

在做出动员决策的第三天早晨,朱平槿和廖大亨率领出征军的主力开出了成都府。提前得知消息的十数万成都百姓,在地方官府的精心组织下,齐聚北门内外,高调欢送护国军出征,让成立伊始的护国军感受了一次火辣辣的川式热情。

这次出征的部队主体是护商队第一团第一营、双流县护庄大队参战连和隶属于蜀王府的土司兵。他们要么驻扎在左护卫、要么驻扎在双流县火器局,本来在动员后第二天就可出发。然而,世子和巡抚大人却决定耽搁一天。耽搁的一天用在了哪儿?用在了驻扎在北教场那一千五百名官军身上。

七月间,官府查抄了四川兵备陈士奇和巡盐御史傅崇奇的家产,从中截留了部分银两用作新军编练的费用。作为手掌军权的四川巡抚廖大亨,当然不会错过这个用公款练私兵的机会。他派出四川都指挥同知鲁印昌和坐营参将曹勋两人,募集强悍丁壮一千五百人组成了一营,号振武营。

鲁印昌原世袭叙南卫指挥同知,在多年军事生涯中因军功逐步升到了四川都指挥同知。但四川都指挥同知是从二品高级武官,属于流官系列,不能世袭。廖大亨令其练兵,主要是借助鲁印昌的官阶、声望及军事才能。

曹勋则与鲁印昌不同。曹勋出身于黎州所,军功不彰,但做事踏实。他是廖大亨培养起来的心腹,是廖大亨控制这支军队的耳目。

现在廖大亨将这支军队的控制权主动交到朱平槿手里,朱平槿当然来者不拒,照单全收。因为出兵时间紧迫,朱平槿选择的消化方式不是细嚼慢咽,而是张开血盆大口,来了个囫囵吞枣。

要整编,先清军。总监部兵役局会同都司清军衙门清点振武营的真实人数和装备物质,人员总数有一千四百人多,有七十余人跑了、死了或者病了。这个结果令朱平槿相当满意。要知道,四川许多营兵不足编制人数的三成,上阵之前才到路上抓人充数。

该营的武器装备也令朱平槿满意。其火器有十余门虎蹲炮,五百余支火铳,但都是老款,制造质量和保养情况不容乐观。火药储备很多,超三万斤,只是许多已经受潮板结,不堪使用。其他武器包括刀枪、弓箭、盾牌齐备,但质量不高。防具一项,将领都有铠甲,士兵则着棉甲,基本齐备。此外,该营装备着一些传统的大型障车,如双轮盾车、刀架车和拒马。马匹情况也不错,大约有战马六十余匹,杂马百余。

清军结果一出炉,参监两部立即根据这个结果提出了整编方案。朱平槿与廖大亨一合计,肯定了这个整编方案:

虎蹲炮和火铳全部扣下,送回火器局重新打造。火药也是这样,送回火药作重新粉碎颗粒化,进行防潮包装。大型障车守城可以,野战用不着,留在原地。

人员编成一个营部、三个步兵连,三个火铳连、一个虎蹲炮连、一个团属骑兵排,一个营属警卫排、一个团属辎重连。营部番号为护国军第八营,暂编入贺曾柄指挥的护商队第一团战斗序列。鲁印昌和曹勋分别享受正、副团级待遇,以便对应他们的官阶。鲁印昌任第一团副团长兼第八营营长,曹勋任副营长,王府派出营连两级监军。

第八营建制中包含三个步兵连。缺额的一个连,到达金堂县后,由汉州护庄大队参战连改编补齐。

双流县护庄大队是最早成立的几个护庄队之一,有老二连的种子,由于承担警卫任务,编制一直较为完整。因为承担火器局的警卫和试射任务,该大队的参战连近水楼台先得月,全是火铳兵。在出发前,他们提光了火器局火铳作最近一个多月的全部产量,到达城外武侯祠旁的南较场后,与振武营中的火铳兵混编,重新编成四个火铳连。其中两连全部使用新式火铳,由双流县护庄大队大队长,碧峰峡老二连的班长邓四维指挥参战。

剩下的两个火铳连和虎蹲炮连则暂留左护卫基地进行训练,等待重新装备。

……

崇祯十四年腊月前七天,年仅十五岁的蜀世子朱平槿和四川巡抚廖大亨领兵从省城成都出发,踏上了出征川北川东的道路。算上年初的雅州、仁寿和彭山之行,这已经是朱平槿年内的第二次率军远征了。然而两次出征,情况已经天壤之别。

年初他只有毫无战斗经验的不足四百草标兵和十几名护卫,主战兵器是竹枪。战斗主力只好依赖朱平槿费尽心机换来的天全土司兵。

现在他却拥有三个团部,第一、三、四、五、八、十营及杂谷营共七个步兵营,第一骑兵营第一连、天全第二骑兵营、董卜第三骑兵营和警卫营两个警卫骑兵连共两个骑兵营和三个骑兵连、一个炮兵营共十二门大炮、一个辎重营,一个水军营的主力部队,成都府、汉州、潼川、雅州、顺庆府等地约三十个护庄队参战连,共计约一万三千人的精锐部队。这些部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摔打锤炼,培养出了对大明和百姓的忠诚、对蜀王府和朱平槿的信赖,对胜利和荣誉的渴望。他们面对数量远多于自己的土暴子,并没有胆怯和畏缩,相反却斗志昂扬、信心百倍。

咚——咚咚咚!一长三短的步鼓声,按照人脉息的节奏,敲响着护国军大规模、成建制进军川北的步伐。

当他们的身影终于出现在成都北门城门洞里时,城外大道两侧等待许久的百姓顿时沸腾了。一个骑着小马披着红甲的小胖子,手持一支号管弯曲的军号,军号下垂着一面红色的蜀字燕尾旗,踱马小跑而出。当他穿出城门洞,立即叉腰昂头,扬起军号,对大街上如海的人潮吹出一段嘹亮的军乐,昭示着大部队的出场。

率先亮相的是当然是护国军的军旗。城东一家绣房的十数位绣娘,不眠不休两昼夜,终于在护国军出征之前绣好了这面军旗。

黑色的旗杆、银亮的矛头;金黄的波浪旗边,猩红的四方旗面,横六尺,直四尺八寸,横直比例五比四。旗面中央用金线绣出八个楷体大字:护国安民、天下太平。持骑手将军旗插入马鞍右侧的皮质旗套,右臂伸直,掌握旗杆。当百姓出现在面前,旗手轻轻摇晃旗杆,让旗面展开。骑手两侧后,还各有威风凛凛的护旗骑兵一名。三人三马,形成一个进攻的三角。

军旗之后出场的,便是蜀世子朱平槿及他的个人旗帜——红地金边、五彩七章、金织蟠龙的“蜀”字长三角旗。世子骑在他的黄骠马上,头戴凤翅镀金盔,金凤展翼欲翔;盔顶一根金枪直立,饰以红樱和画着真武大帝神像的青色盔旗;外罩抹金方领对襟方叶齐腰明甲,衬里是红色蟠龙袖饰的箭袖织金褶皱袍;腰缠白玉革带,左垂藏式宝刀。英姿勃勃,神采飞扬,好一位天家骄子!

明眼人一看便知:世子松林山阅兵时的全套行头,一样不少,甚至还多出一样:在马鞍左侧垂吊着的长布袋里,装着一支填满火药的火铳。铳管插入袋中,铳托露于袋外。

紧跟在朱平槿身后的战马上,是一名随侍的小太监。这小太监头戴三山帽,身着铁鳞罩甲,腰挎宝刀。同世子一样,马鞍一侧同样吊着一支火铳。

世子出场了,随后现身的便是这次出征名义上的统帅:四川巡抚廖大亨。

只见廖大亨头戴乌纱,双翅椭圆,穿着簇新的云雁补子窄袖束腰大红官袍,红皮护臂、金丝腰带、皂皮战履。神色安详大度、仪态雍容和煦,王命旗牌随扈左右,好一位国之柱臣!可百姓们只能看见廖大人的皮,看不见廖大人的里。他们哪里能想到,廖大人官袍里面还悄悄穿着件世子赏赐的锁子软甲!

廖大亨的身后,不是人们预想的各位文武大员,而是一位身着飞鱼服、腰挎藏式宝刀的少年军官。这少年身后还跟着十几个身着斗牛服的军官。或许没见过如此盛大的场面。在百姓如潮水般的欢呼声中,战马上的他们既兴奋又羞涩,个个脸色通红,却不知该挥手致意还是拱手致谢。不用多说,这正是锦衣卫北镇抚司副千户李存良和他的手下锦衣卫们。

在这之后,才是王府和巡抚的幕僚们:监军少卿刁华神、监纪同知杨明时,王府文案舒国平、程翔凤、孙洪、洪其信、贺桓,军医官王翰,抚台幕僚钱维翰等人。他们或着武服,或着文服,个个含笑骑在马上,四面拱手。

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吴泰没有出现在出征队伍中。他已经带着后勤参谋和部分人员,提前一天出发,联络沿线各处王庄和地方州县,为大军的粮饷和开进做准备。情通局局长刘名升,比吴泰还早半天出发。因未能及时对土暴子的战略性进攻提前预警,他被朱平槿撤职察看,现在正是憋着一股气的时候。

这些大人物过完,紧接着便是两队警卫骑兵。他们一色的黑盔红甲,一水的川藏战马,一般的丈二红樱骑枪和火铳布袋,顺序行进,宛如赤龙。只是在这队骑兵的末尾,出现了三十余名头戴黑盔,却身着藏袍、腰胯藏刀的骑兵。微驼的身躯,红黑的脸庞,带着一股高原上练就的不羁之气。这是来至鱼通土司的藏兵,朱平槿将其编入了自己的警卫营。

鱼通土司的藏兵之后,还有更多的蛮族骑兵。他们大约三四百人马,穿的全是铁甲,用的全是大刀。个个身高臂长,虎目圆睁,杀气横溢,一看就知道都是些久经沙场的锐士。

这些锐士,便是嘉措率领的董卜抚标骑兵。

最新小说: 重整河山 三国:开局我就拥兵百万 重生后男二不香了 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 大秦金榜现世,祖龙偷听了我心声 流浪公主混江湖 何处 贞观逍遥王 三国听风录 三国之小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