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的收成是不错,但也不能因今岁收成不错就不管来年的了。
弘治皇帝紧接着又开口,问道:“谢至,来年春耕如何做,你可有想法了?”
这些个事情都是谢至提的建议,即便弘治皇帝对他来年春耕的一些想法不做采用了,他都得在这些事情之上把自己的想法准备好的。
就来年春耕的那些事情,谢至早就已经有所准备了。
弘治皇帝问及,谢至开口道:“来年春耕,朝廷便应想办法把一些田从那些士绅手中拿回来了,今岁的秋收,朝廷的税收是增加了,可却也因一些士绅鼠目寸光,不愿舍财,荒废了大量的粮食,这乃是极大的罪过。”
提及这个问题,弘治皇帝和内阁这些大学士自是也有一些心疼,以前这些粮食在那些士绅的粮仓当中,朝廷见不到也就眼不见心不烦了,现在那些粮食全都荒废在了地里,又怎能不心疼。
弘治皇帝叹道:“着实也是,至少有上万石粮食因收割不及时而荒废在了地里,这些粮食又能够养活多少百姓啊。”
弘治皇帝也是节俭之人,自是见不惯这些粮食浪费的。
刘健在一旁紧接着又道:“原本以为折损这么多粮食,粮价会高,倒是没想到粮价保持的倒是挺平稳的。”
不管哪地,只要招收流民,就会先会搞来大面积土地,一方面遣人种植,另一方面在兴办作坊。
每地只要招收流民,便要保证能有供这些流民的粮食。
只有在粮食上做到自给自足,才会让作坊的力量更大限度的发展起来。
毕竟那些作坊产出来的东西也不能填饱肚子。
那些作坊吸纳了大量的流民,口粮的问题自己就能够解决,自然那些士绅手里的粮价如何也就与他们没多大关系了。
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弘治皇帝和内阁的三个大学士自己也就想明白了。
不需要谢至多解释,谢至也就不强出那个头了,这样多多少少的也能省掉些口水。
片刻后,谢至开口便是对春耕的问题了。
“陛下,春耕也是不能耽误了农时的,因大量佃农都在各地的那些作坊中,朝廷还得是传帮着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的,臣想了几个办法,先如春耕那般出台法令,每种一亩收粮两石,粮种由朝廷提供。”
谢至还未说完,谢迁便道:“每亩所能守上的粮食不过才三石而已,你这每亩收粮两石的话,恐有不少人不愿意吧?”
谢迁这般担心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