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北方的冬天完成农作物的生长,那便需要用到大棚了。
而盖个大棚也在后世的时候都并非是那般容易的,更何况还是在这个玻璃都还不存在的时代。
虽说琉璃用在大棚之上倒是也可行,但这琉璃在效果上不如玻璃之外,造价也是不菲的。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早在很早之前,谢至便开始遣人在这个方面做研究了。
后世的玻璃种类多的是,除了日常生活普遍用到的那些玻璃制品之外,还有防弹玻璃,防爆玻璃,钢化玻璃,玻璃栈桥...
最先起步,谢至也不敢要求那么多,只要能先弄出最为简单的,能让太阳光投射进去那便成了。
可起步往往是最难的时候,在这个连玻璃概念都不存在的时候,想要完成致谢自是不容易的很。
好在谢至也是工科出身,更是一路读过博士的,对玻璃成分倒也清楚,唯一需要做的便是经过些许的试验,弄出实物而已。
谢至吸取在在关中大旱急需水泥铺设水渠还得现场研制的教训,加紧收罗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人才,对能够想到的东西提前试验研究。
谢至为之提供大致配比,那些我搜罗过来的人才依据这个配比一次次试验尝试。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第一批粗糙的玻璃前些日子已经出炉了。
这些玻璃虽说粗糙,杂质也未排除干净,但用在大棚之上完全可行了。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保证,谢至才敢在徐经带回土豆,玉米,辣椒这些东西之上研究分离出第一批能适应于大明各地土壤的新型种子来。
不然的话,谁敢胡乱动这些珍贵的东西。
谢至到了云中便开始组织人手搭建大棚了。
现在的云中最不缺少的就是人,云中的劳力虽已经爆满了,但每日却依旧还会有人来此找活儿干。
其他地方需要人手之处虽说也不少,但那些流民却觉着云中这里才最安稳,只有在这里找活儿才不会出现被克扣月钱。
其实说来其他作坊如此现象倒也不是不会发生,那些流民既然找了过来,只要能够安排的,云中这里也都做了安排,即便不能做安排的也都会安排到其他合适的地方的。
不需云中官府安排,谢至就在两狼山他那一亩三分供他试验的地盘自行张贴出了告示。
告示的内容很简单,他需五十劳力,做工五月时间,月钱与云中其他作坊同等,唯一不同的便是不能解决落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