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见她母亲这般,反倒先哭了起来。
“母亲,父亲还会回来的对不对,他没死,他还会回来保护我们的对不对?”
小童边哭嚎着,边抓着妇人的胳膊摇动。妇人终是抑制住悲伤,拭去眼泪,将小童抱入怀中。
“此事说来话长,先生如若不弃,便由奴家细细道来。”
“夫人但说无妨,在下洗耳恭听。”
“奴家本是常山郡人氏,家境尚可。夫君便是这村中之人,那年去我村中借粮,其中一番曲折得以相识。他当时帮了我家许多忙,我见他为人正直豪爽,魁梧有力,便嫁了过来。”
妇人似是回忆起以前的时光,脸上的哀戚中多了一丝甜蜜。
“此处虽盗匪众多,然多是些灾民,我夫君又颇有勇力,组织乡勇,也能护得这个村子平安。我嫁来时,也带的许多嫁妆,日子过得较之别家,还算富足。”
“只是这些时日,不知为何,有好几股盗匪流窜至此,凶神恶煞,无恶不作,且手段极为凶残,全然不似先前那些流民。”
清未闻言,皱了皱眉,“按说强龙不压地头蛇,这些人虽凶恶,也不至于无缘无故将你们赶尽杀绝。况且既是些有实力的盗匪,若无油水可捞,断不应该停留太久。”
那妇人也有些疑惑,“我见他们烧杀抢掠倒像是顺手为之,其实应当是寻找什么东西。”
清未猛然醒悟,却又不知如何说与妇人听。江湖上的山寨匪寇,多少有些武学底子,绝不是她丈夫那般略有勇力之人能够应付的,况且贼众势大,光凭组织起来的数十乡勇,无异于以卵击石。
妇人倾诉着苦楚,又带上了哭腔。
“那日一伙贼寇,围了村子,要征些粮草,我夫君眼见贼势难挡,便同乡亲们商讨,各家多少捐些粮食,待贼人散去,也好回归平静日子。岂料那贼首觊觎奴家身子,非要将奴家要去压寨。”
想来她夫君也不是这等将发妻拱手相让之人,清未大约知晓了结局。“之后你丈夫领乡亲们反抗被杀害,贼众两败俱伤便散去了?”
“若真是如此,也不至寒了奴家的心。”
妇人已然哽咽起来,清未却是不解她这话是何意思。
“我与夫君,平日里待村民不薄,捐粮之时,夫君亦劝我多捐些,好叫乡亲们平安渡过这次劫难。怎料当日,乡亲们为求自保,纷纷劝夫君将我送出,保得村子平安,夫君哪里能从,只身反抗却独木难支,惨遭杀害,我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