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魔宠这边的“场”其实没有受到什么太大的影响。
它们对亲代种兽还是抱有很大善意的。
这就导致了两方对于彼此的存在,时常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魔宠受到的打击,往往要比魔兽大得多。
这让迪恩有了一个新的猜测。
为了验证这个新的猜测,记录完三种组合的实验结果以后,他又进行了一个补充实验,也就是魔兽与魔兽的接触反应。
刚刚消停了一会儿的魔兽又被齐齐折腾起来,在监测台上走了一遭。
迪恩看着发生改变的图像,露出了不出所料的表情。
通过“场”模型,可以轻松地判断出来,魔兽对于魔兽的态度,要好上许多。
比起面对人和魔宠时,它们表现出来的排斥感明显没有那么剧烈,而且因为接触的个体不同,结果还会产生一定的差异。
比如说诡影娃娃选育方案中的几代种兽,对于彼此的反应,就明显没有面对其他魔兽时那么大。
不过因为不能排除双方选育出感情来了的可能性,所以迪恩还特意找了没有发生过关系的种兽,进行了重新测试。
结果却和之前一样。
也就是说,不管发没发生过选育关系,那些可以在选育方案上发生配对关系的魔兽,对彼此的态度,都和面对正常魔兽时有所差异。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迪恩又搜集了更多的样本,观察以后发现,大部分能够发生选育关系的魔兽之间,排斥感都比较微弱,似乎它们也有所感应,对对方的接受度较之其他种族来说要高上一些。
这也符合迪恩以前总结的选育规律。
当初,他就是依据这条规律,进行的魔鬼浮游鱼的选育。
而很显然,这也是源于“场”的影响,能够发生选育关系的魔兽之间,“场”的契合度较高,即便接触了,也不会有面对人和魔宠时会出现的排斥现象,所以它们才能够发生选育关系,并且按照“场”的淘汰论中显示出来的规律,繁育后代。
这条选育规律的意义十分重大。
有了这个,选育的理论基础就出来了,选育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条规律,以及迪恩总结出来的“场”淘汰论,通过解析“场”的构造,来进行魔兽的选育。
足以把原本不确定的选择目标,缩小到一定范围以内,然后变随机为确定,使选育的结果导向自己想要的方向。
这对于之前一直都是半靠运气,半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