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西沉,东边泛起橙红的霞彩,如意院的宫灯渐渐变得淡薄无华,在晨光中褪却了亮色。清秋让宫人将炉子搬至廊下烧水,又吩咐小厨房熬了乌鸡汤,一遍遍的使人去院门口瞧。
莫兰痛得低声呻吟起来,气若游丝道:“好像羊水破了……”
清秋一听,急得眼泪夺眶而出,又不知如何帮忙,心里暗暗起誓,若是昭仪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必然以死追随。
正是焦急间,有内侍从院门口一路喊着跑过来,高呼道:“来了,来了,掌医女来了。”
清秋连忙抹了泪往外去迎,只见苏文君背着药箱疾步而来,头上连发髻也未绾,只随意用绳子绑在脑后,用银簪压住。她身后跟着几名得力的医女,劈头便问:“怎么样了?”
清秋忙回道:“昭仪说羊水已经破了。”
苏文君顾不得礼仪,大步进了内殿,莫兰想要笑一笑,却连笑的力气也没有,只动了动唇角,低声道:“师傅……”
她面色苍白如纸,额上沁出豆大的汗珠,发丝撩乱的铺满了枕头,连唇角也被咬出了血迹。苏文君不由得心里一酸,抚住她的手道:“你别说话,尽管放心罢,有我在,自然保你母子平安。”
西太乙宫自不比宫里,一切从简。
天还未亮,赵祯已被内侍叫起,因天子要自惩以期感动苍天早日降雨,所以他并不穿龙袍,只一身素衣,早膳亦只是白粥配着几碟精致酱菜,十分简单。
至天大亮,又步行至神坛,焚香祷告。眼瞧着天空蔚蓝如海,朝臣们皆是忧心忡忡。至午时,赵祯劳累至极,回至旁殿用膳,虽是素食,却比往日反用得香,吃了两碗玉田粳米饭。
午膳后赵祯半躺在藤椅上闭目养神,殿里静悄悄的,高脚案几上用神雀负雏衔鱼熏炉点着檀香,一缕缕透白的青烟从雀嘴中飘溢而出,遥遥而上。
外头有内侍进殿与阎文应禀事,赵祯随口问:“什么事?”
阎文应连忙走至跟前,乐滋滋道:“恭喜官家,膝下又添了一位公主。”
赵祯猛然睁开眼睛,问:“莫兰生了?”
阎文应见赵祯喜不自禁,忙笑道:“是,官家。”
赵祯问:“兰昭仪身子如何?”
阎文应捡着好话儿说,道:“母女平安,只等着官家起名儿。”
赵祯再也静不下来,在殿中来回踱步,约过了半柱香时辰,忽而伫足,朝阎文应道:“你去备好轿舆,朕要回宫去。”
阎文应听闻,当面不敢忤逆,答应着退了下去,转身又去告诉了谏官。
大臣们知道了,直闯入内殿,谏言道:“官家切不可因小失大,置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顾。”又齐齐跪在殿门口,不让官家出去。
赵祯左右为难,又不好斥责众臣,正是踌躇不前间,忽有宫婢从外殿由远至近疾奔而来,嘴上大声欢呼道:“恭喜官家,下雨了,下雨了……”
众人往窗外一瞧,果见天色阴沉,狂风大作,雨落如倾盆。
赵祯嘴角慢慢浮现出笑意,道:“即刻起驾回宫。”电闪雷鸣,如有破竹之势,百姓们皆知天子前往西太乙宫祈雨,想来必是天子威严感动了神明,才能有此福泽,纷纷涌往街头,跪送官家回宫。
圣驾逶迤数十里,又是大雨,故走得极慢。
赵祯心系莫兰,竟是半刻也不能等,穿了蓑衣,只带了几个随身侍卫,驾着御马狂奔回宫。到了汴京城外,已是亥时,城门已落锁,有数名穿铠甲的侍卫在城墙上巡视。
大雨如注,十余骑人马在墙角下顿足,御侍亲军们虽淋在大雨中,依旧军容整肃,腰挺如松。
苏且和上前扬声道:“城上何人,御驾在此,速速打开城门。”
那上面却似并未听见,道:“今日城门已关,明日再来。”
苏且和重复道:“御驾在此,速速打开城门。”
城墙上的侍卫此时才听清了,将同僚引了过来,嘻嘻哈哈笑道:“你们若是圣驾,那我就是吕相了!”苏且和还要说话,赵祯却从怀里拿出一枚黄金玉牌,抛至楼顶,喝道:“速速开门。”
侍卫捡了玉牌,他虽愚笨,却也多了几分心思,忙去禀明领头将军,那将军巡视时淋湿了鞋,正在换袜子,乍眼见了那牌子,吓得连鞋也不穿了,光着脚就往外跑。待开了锁,又连忙带着人跪在门边,亲手将黄金玉牌呈上去。
赵祯收了玉牌,倒也不计较,一句话不说就快马加鞭往禁宫去。入了宫,他连衣裳也不及换,依旧一身素白衫袍,直奔如意院。莫兰虽是累极,但白天好好睡了一觉,此时倒还未安寝,正卧在软榻上瞧着襁褓中的小幼女。
清秋从小厨房端了燕窝粥及乌鸡汤,正要入殿,忽见雨帘里走来几人,又都穿着白衣,不由得心头一凛,喝道:“是谁?”
赵祯心情尚好,笑道:“好丫头,是朕。”说着已几步跨至廊下,清秋见他风尘仆仆,又是惊又是喜,忙屈了屈膝道:“官家万福。”
她放下食盘,亲手帮赵祯解下蓑衣,见他袖子上湿了大片,欲要去拿衣服来换,却被赵祯止住,道:“朕先去暖阁瞧瞧莫兰。”
赵祯行入殿中,莫兰听见声响正要直起身来,他却已然走到身侧,扶住她道:“你只管歪着,朕和你说说话。”
殿里伺候的宫人行了礼,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赵祯仔细端详着她,莫兰被他瞧得脸红了,撇过头去,道:“还未好好梳洗过,是不是怪难看?”
赵祯伸手捧住她的脸,柔情道:“鬓云欲度香腮雪,朕怎么也看不厌。”
莫兰嫣然一笑,道:“尽会哄人。”又道:“六郎看看咱们的孩子。”
赵祯虽已有妃嫔为他生儿育女,却从未抱过襁褓中的幼儿。他抱起那幼女,手臂动也不敢动,姿势极为僵硬,但脸上却是极为喜欢的模样。
莫兰道:“六郎觉得乐儿像我么?”
赵祯愣了愣道:“乐儿?你取的名字,岂非太过平常了些?”
莫兰瞧着乐儿圆润润的脸颊,脸上浮现柔软的笑意,道:“她若能一辈子都“不亦乐乎”,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赵祯道:“你既喜欢,就叫乐儿罢。”又低声唤道:“乐儿、乐儿,你可要健健康康长大,别让母妃操心……”
清秋本端了汤粥要进去,不想里面两人的声音愈来愈小,渐渐只能偶尔闻见几声娇嗔甜笑,只好立在外殿,静候皇命。
第二日,官家晓谕六宫,兰昭仪育嗣有功,移入鸾鸣殿主位居住。封赵乐公主为富康公主,由兰昭仪亲身侍养,满月后举行正式册封礼。一时间,如意院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少不得莫兰得强打着十二分的精神应付。
子非亲手做了两双小儿绣鞋送与莫兰当贺礼,道:“我做得也没你好,却也实在想不出该送什么,你别嫌弃。”
莫兰道:“你眼睛不好,还想着给我做这些,我感激还来不及,怎会嫌弃。”顿了顿,又问:“你和刘大人今后打算如何?若是你想出宫去,我也可以跟官家说一说,全看你意思。”
因下了几日的雨,天气陡然凉了下来,殿中暂将冰块免去,只留着空荡荡的鎏金高脚瓷钵摆在案上,瓷钵下面用碧翠的莲花盘子装着金橘,盈盈的散着清新宜人的橘香。
子非抿了抿嘴,摇摇头道:“不知他死活的时候,我想着只要他活着就行了。后来看见他与他家娘子在一起,就想若是能与他再见一面就好了。如今他日日在我身侧,我却反倒越来越不知如何待他。”说着,眼圈儿又红了,忙用手帕拭了拭眼角,笑道:“瞧我,尽爱哭,一点也不像吕子非。”
莫兰握了握她的手,道:“其实也不必强求,顺着你自己的心意就行。若是想对他笑就笑,若是不想见他了,就闭上眼不见。”
子非道:“道理我也都懂,只是,一见到他,总是方寸大乱。”
莫兰笑了笑,道:“傻子非,那是因为你心里还有他呀。”
帘外忽然传进一声笑语,道:“心里还有谁呀?”
两人吓了一跳,只见有雪白玉手将帘子掀起,碧色身影走了进来,莫兰忙溢出笑容,道:“你可来得巧了,子非也在。”
子非忙起身,朝弄月福身,道:“张婕妤万安。”
弄月伸手将她扶起,笑道:“就咱们三个,该说什么就说什么,无需拘礼。”
子非仍是恭谨道:“是。”
弄月眼尖,瞧见莫兰手边案几上放着两双小孩绣鞋,鞋尖上绣着一径几蕊的清白兰花数朵,笑道:“子非的手艺倒是大有长进,不同往日。”
子非并不坐,只立在一侧,道:“让娘娘见笑了。”
弄月见子非如此拘谨,心里生出几分悲戚之意,想起当年与她同住一处,同寝一床,是何等的亲厚相待,如今却这样客气,宛若陌生之人。
莫兰请弄月坐了,知道子非尴尬,遂道:“你先去吧,改日等我身子好了,再去瞧你。”
子非听命,朝两位妃嫔福了福身,方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