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听闻,一字一句的话似在脑中炸开,轰隆隆的要将他燃烧起来。他猛然从位中站起,头狠狠撞在车梁上,连马车也被震得微微晃动。
他顾不得头昏眼花,掀起帘子跳下马车,一路往回奔去。
天上扑着细雨,簌簌扬在脸上,顺着脖子流入衣里,冰寒入骨。他什么也顾及不得,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好想见她。
菀白吓了一跳,不及多想,慌里慌张下了车,朝他奔去。
自成婚那日起,他在她面前永远都是一副温文尔雅,镇定自若的模样,从未像今日这般,失魂落魄,惊慌失措。她脚上血泡早已磨破,钻心的疼,可她还是不顾一切的往前跑,只想追上他的脚步。
也不知跑了多久,他终于停了下来,她站在他面前,见他额上撞得青红,心疼不已,伸手要去揉,他却撇过头去。
她的手空落落的收回,心中涌出千种滋味,想要再开口说句什么,张了张嘴,竟不知从何说起。
小厮婢女已匆匆追了过来,也不敢说话,只撑开纸伞替两人遮雨。
两人的袍裙都是半湿,从广立在雨中,环顾四周,竟不知哪里才是自己的归途。他的心剧烈起伏着,似要从胸腔里蹦出来。
他转头望着菀白,见她穿着厚重的品级朝服,头上朱钗压得脖子都直不起来,她一手提着裙子,半倚在婢女身上,露出被泥湿浸透的莲瓣小脚。
他的心终于稍稍平静,又生出几丝愧疚。
许久,他才低声道:“回去吧。”
菀白点点头,想转身,脚上却是一疼,几乎要歪下去。从广怜惜,将菀白横抱而起,她将脸靠在他的胸口上,隔着凉湿的衣衫,听见他的心砰砰直跳,竟有些因祸得福的欢喜。
这是他,第一次主动抱她。
她即便愚笨,却也一直都知道他心里住着别人。
第一次见他时,他躺在床榻上,面色苍白如纸,昏迷不醒,嘴中一直含糊的念着同样的名字。那个名字就像一把利刃,每每午夜梦回,从他嘴中说出,都像捅在她的胸口之上,痛得不能呼吸。
尽管如此,她还是十分满足。
她母亲曾是勾栏里最有名的妓女,因怀了她而被纳为侍妾,在家中,她几乎没有丝毫地位,刚刚及笄时,父亲一直想将她送与某个政客做小妾,以收买人心。却阴差阳错的,让她嫁给了先太后最为疼爱的侄子。
他缠病于床榻,奄奄一息,她知道,自己是为了冲喜而嫁过去的。
即便如此,她还是爱上了他,所以才不惧于或许会变成寡妇,满心欢喜的与他成婚。她也算不负所望,他竟然真的痊愈了,那么难治的鼠疫,他竟然痊愈了。
太后大喜,封她为县主。
其实她一点也不在乎那些,让她真正开心的是,自从广病好,无论是待她还是待她的母亲,都是极好极好,连主母见了她也不得不堆起七分笑意,也再不敢欺负母亲。她常常想,大约是上辈子修了很多很多的福吧,才能修得如此俊美良善的郎君,这一辈子也算心满意足了。
从广将菀白抱上马车,自己却翻身骑上了马。
菀白担心他着寒,掀起车帘道:“二郎,外头太冷,别骑马了。”他看着她说话,嘴唇一启一合,那些字眼都清晰的传入耳中,却根本不知是何意思。
四周萦绕着湿冷的寒气,北风如利刃般剐在脸上,只是麻木的疼。他坐在马上,脑中全是憩阁里那个朦胧的青纱身影,那样的惆怅与幽怨,她应该认出自己来了吧,所以才侧着身,将头垂得那样低。
她,竟然不认自己。
子非一直随在从广身后,直至宫门。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雾气盈满了天地,她的鞋袜踩得浸湿,脚趾凉透了骨,如木头般杵着,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她心想,若是他回头,她就叫他。有几次,他只是微微侧过脸,她就紧张得差点要将自己的舌头咬掉。
可是他并没有回头,他只是侧过脸,朝着怀中的女子,笑了笑。
她离他很近,甚至可以看清他微笑时唇角勾勒的弧度,那是她梦中出现过千万次的模样,如今就在眼前,却比梦还要遥不可及。她似乎能闻见他的气味,一种妙不可言只有他身上才有的气味,独属于他的气味,她贪恋的气味。
他们转过宫门,消失在宫墙之外。她立在雨中,也不知过了多久,才缓缓转身往回走。或许这辈子再也不会见面了,就算见面也只能远远的瞧上一眼,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了倚靠。
心里空得似能灌风,呼啸有声。
眼泪无声无息的滑落下来,她用袖子抚在脸上,扬起一个自嘲的笑意,道:“子非啊,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他活着,不就如你所愿了么?你不能太贪心,什么都想要。”她走在雨雾里,青纱被风吹起,纷纷扬扬的飘起、盛开,又落下、湮灭。天空黑云压城,亦有几丝亮光破云而出,似要绽出流彩。
转眼元宵节在即,从正月十三日起,宫中通宵不禁,连贺五天,各殿装扮得花团锦簇,灯光灿烂,直至十七日方落灯。
依着往年惯例,官家写了十余幅灯谜贴于花灯之上,所有后宫之人只要猜对,无论品阶地位,均可御前领酒,与帝对饮。
至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官家领着众妃嫔于御河赏灯,尚宫局早已备好几只棠木龙舫,德妃、董昭仪、张婕妤、兰美人与帝相伴,其余妃嫔则依着位阶坐定。舫中置有桌椅,桌上摆着各色精致点心及佳酿。
有驾娘立于两侧掌舡,帝妃则立于舡头观灯,又有内侍宫婢捧着绣帕、漱盂、裳服、沐巾等物立于舡尾屏声静立。
御河势如游龙,淳淳而下。
龙舫游得极慢,两岸柳杏等树皆是枯枝,用绸绫布纸等物做成花叶模样缀于枝头。各色繁复多样的花灯挂在树上,有苏州的五色玻璃灯,福州的白玉灯,新安的无骨灯等等从各处上贡的华灯,每株皆挂十余盏,共燃两万多盏花灯,如银花浪雪,映在水中,与天星辉映成趣,让人眼花缭乱,恍然如梦境。
已而入了拐弯处,眼前豁然开朗,只见有巨形灯楼林立眼前,广达三十余间,高一百多尺,上面有采缯结成的文殊菩萨跨狮,普贤菩萨骑白象等装饰,金光璀璨,闪烁如星雨,极为壮观。
连赵祯也道:“果是人间好景色。”又见其奢华,不由暗暗叹息过于浪费。
待游过船,众人于垂拱殿享宴。庭中有仙韶院的女乐翩翩起舞,莺歌浅吟。亦有后妃宫人猜了灯谜上前领酒,箫鼓喧空,言谈欢笑,一片繁华胜景。
酒半微醺,赵祯倚着凳手观赏乐舞,柳枝白袖甩入空中,飘然而落,眼前忽而一亮,有红衣女子从中而出,只见红纱抹胸,薄雾烟红色拖地纱裙曳于地上几尺,面容如画,眼如秋水。众人皆是一愣,眼前之人正是冷落已久的尚采女。
赵祯许久未曾临幸于她,此时见了,颇有几分惊艳之感。
临冬缓缓走向御前,眉眼含笑,盈盈俯身下去,道:“官家,臣妾猜了灯谜,不知可否领酒?”
赵祯不动声色,道:“若是你猜对了,自然有赏。”
临冬将从花灯上揭的灯谜递与内侍,嘴上道:“这纸上写的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顿了顿,抿嘴一笑,道:“臣妾猜是爆竹,不知可对?”
宴席上本是言笑晏晏,此时忽而冷寂下来。当日尚临冬与郭皇后斗得你死我活,虽被降阶,却毕竟还能留在宫中,以她当日之盛宠,众人并不敢小窥,都小心瞧着官家脸色。
再深刻的爱恨也抵不过时光流逝,更何况是曾与自己肌肤相亲的女子。
果见赵祯微微含了笑意,道:“赐尚采女御酒。”内侍端了佳酿呈至临冬面前,她却并不相接,反后退一步,道:“臣妾不敢饮。”
德妃最近忙着年下诸事,一时忘了过问蕙馥苑,忽见尚临冬出现,竟有如临大敌之感。她尚且不知官家深意,亦不敢得罪,只坐在位中静观其变。
倒是董昭仪,心直口快道:“尚采女这又是为了哪般?既揭了灯谜过来领赏,却又不喝御酒,岂不是将皇命当儿戏?”弄月平日与董昭仪交好,此时却只拿起梅花自酌壶倒了杯酒,于唇边浅饮。
李美人惯于察言观色,瞧着临冬脸上竟是泰然自若,倒像胸有成竹一般,心思回转,笑道:“尚采女身子弱,向来不善饮酒,昭仪倒是错怪她了。”
董昭仪不想李美人会驳自己的话,狠眼瞟去,才笑道:“我倒是忘了,你从前就与尚采女亲近,自然最懂她。”
李美人忙起身朝董昭仪福身,扬眉笑道:“若说起这些,我倒知道您最喜碧香酒,德妃最爱芙蓉酒,张婕妤、兰美人平日甚少饮酒,而官家偏爱竹叶青。”说完,又将在座之人喜好通通说了,众人皆是惊叹,连赵祯也忍不住问:“你怎会如此通达?”
李美人朝赵祯福了福身,方道:“平日常与后宫姐妹玩乐,有时怕照顾不周,就将喜恶都记下了。”顿了顿,又道:“臣妾愚钝,只能在此等小事上费些心思。”
赵祯点点头道:“朕倒觉得你聪慧。”又朝立于庭中的临冬道:“你既不想,不饮也罢,退下吧。”
临冬却只站在不动,她的声音柔软如丝,却字字入耳,道:“臣妾倒并不是不想饮,只是不能饮。”
赵祯哂笑,问:“怎么,还怕是毒酒不成?”
临冬依旧静静立着,夜风拂过,将她轻纱红裙高高吹起,缭绕于身,宛若天人。她高傲的抬着头,眉眼间的娇媚凌厉之色,一如往昔。她被冷落已久,竟还能有如此气势,连德妃也不由得暗暗一惊。
她一步一步缓缓朝赵祯走去,只离至三步远,方停下,轻声道:“官家,臣妾有孕了。”那样淡那样薄的一句话,传入众人耳中,却如惊天霹雳。
赵祯久未临幸于她,倒有些不可置信,只问:“多久了?”
临冬道:“差不多四个月了。”
德妃暗暗绞着绢帕,她深知赵祯子嗣甚少,只养着几位公主,如今中宫悬空,若是尚临冬生了皇子,入主慈元殿也未尝不能。她瞧着赵祯脸上渐渐溢出惊喜之色,遂拿出副后威仪,道:“官家,此乃大事,不如先请御医诊视。”
众人皆随御驾行至蕙馥苑,唯莫兰却不贪热闹,回如意院去。
清秋扶着莫兰的手缓缓于宫街上走着,两侧花灯高悬,照得通火辉明,竟连宫灯也不必提。因人都往蕙馥苑去了,街上居然空无一人。
清秋道:“竟不想尚采女能有如此福气,只怕连德妃娘娘也始料不及。”
莫兰并不说话,面上也瞧不出神色,她抬头看着明月当空,想着赵祯此时在旁的女人身侧温言软语,竟有些难以疏解。
清秋怕莫兰想不开,又道:“娘娘倒不必伤心,后宫妃嫔众多,妊娠之事再所难免,只要官家常来如意院,娘娘就不必怕。”
莫兰哦了一声,轻移莲步,并不搭话。
待回了自己殿中,换了家常衣衫,卸了大妆,顿觉神台清明。她心中怅然,像是丢了极为珍惜的物件,也不知如何去寻,只空落落的惆怅。忽见案上放着笔墨,上面还搁着昨儿未写完的字,遂拿了笔续写下去。
她向来不爱写字,写得也不好,闲着无事,才寻了本黄帝内经来抄。她一撇一捺的仔细研磨,倒有静心之效。外头有内侍来报,莫兰手上微微一抖,笔下斜横,将整张字全废了。
她心里烦闷,遂搁下笔,坐于藤椅上,问:“何事?”
内侍道:“尚美人妊娠龙嗣有功,赐回原来阶位。”
莫兰愣了愣,方道:“知道了。”
清秋端着莲子茶进来,递与莫兰道:“娘娘喝口茶清心。”
莫兰瞧着那茶,嘴边反扬起一丝笑意,道:“好丫头,连清心茶都备好了。”
清秋见莫兰脸上有了笑意,缓了口气,方道:“只怕后宫娘娘们,都在喝这茶哩。”莫兰被她逗笑,喝了茶,复又提笔写字,将整篇通评虚实论重写了,临至半夜方安寝。
莫兰睡眠不好,至天亮才朦胧睡去,此时酣睡正香,迷迷糊糊的只觉脖颈处有温暖气息乱轰,她本能的往床里缩了缩,又伸手去拂,只觉什么触手生温,她含糊道:“别闹,让我再睡一会。”
赵祯笑道:“小懒虫,朕都下了朝,你却还在贪睡。”稍顿即狭促道:“要不要朕帮你穿衣?”说完,就伸手去解纽扣。
他竟真将胸前两枚扣子拨了开来,露出雪白肌肤,将头拱了上去。她知道没法再睡,只得惺忪的从被中坐起,道:“你先到外面候着,待我梳妆了再进来。”
赵祯笑道:“让朕给你穿衣。”
莫兰伸手将他推下床,道:“别闹了。”又朝外道:“清秋。”外头却寂寂无声,廖若无人,赵祯笑:“朕在这里,她们怎敢进来?”
她缩在被子里,道:“你不让她们进来,我怎么穿衣洗漱?”
赵祯又往床上爬去,道:“说了,朕来伺候你。”
莫兰撇过头去,道:“你还是去伺候尚美人吧,她可怀了龙嗣。”
赵祯哈哈大笑,捏住她的脸颊,道:“就知道你要不高兴。”
赵祯隔着被子将她抱入怀中,温声道:“听说宫外的花灯节极为热闹,朕今日事闲,带你去看可好?”
莫兰倚在他怀中,身上暖得发热,脸上也烘得绯红,她道:“无事献殷勤,不去。”
赵祯却接着道:“去看了花灯,再去郡公府看莫愁可好?朕问了楚子夫,说莫愁今天带着夫君回娘家。”
莫兰道:“你不怕群臣进谏?”
赵祯见她眼波流转,浅嗔薄颦,异于往日妩媚,不觉吻在她的唇上,含糊道:“怕什么,朕只是出宫一趟,他们不敢乱说。”
莫兰被他吻得全身发热,好不容易将他推开,才往被中一缩,躲至床角,道:“我不管,睡醒了再说。”
赵祯俯身过去抱她,道:“小懒虫,都日上三竿啦,等下腰得睡酸了。”
莫兰将头埋在被子里,闷声道:“你若不来,腰怎会酸?”话一出口,她的脸先红了,好在躲在被中,他也瞧不见。
赵祯倒似并未在意,只伸手将她头上被子扯开,将脸俯在她脸上,只见她故意紧闭着双眼,长长的睫毛浓密黑亮,微微抖动着。虽是未有梳洗,她脸上却细润光滑,红唇俏鼻,青丝如墨。
他的气息暖洋洋的扑在她的脸上,使得她一阵酥麻。
见他半天没得动静,她终是忍将不住,睁开眼来,道:“好啦,好啦,我起来就是。”还未起身,却被他吻了上来,伸手往胸前抚去。她慵懒无力,双手紧握他腰间锦带,一点点的恍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