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朽烂红木殿 > 第11章 边地战事艰

第11章 边地战事艰(4 / 1)

铁甲or巡洋——战前远东地区军备竞赛纪事,萨克森温莎帝国部分(二)

第十一章,边地战事艰——格尔撒,帝国殖民者的悲催。法尔汉尼亚人的胜利?

格尔撒,暗战高手们那一场代理人战争游戏玩得很high,代价是山间小路上绵延百里的遇难者尸骨。

战争没有来到你家,绝非你的世界注定乐享和平,而是因为一直有人替你冲锋陷阵!!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B世纪世界军备竞赛,被誉为一场各大强国之间唯武器论模式的“世界大战”。以客观历史视角评判,这场军备竞赛也确实等同于世界大战,多个伪强国和没落帝国在军备竞赛中轰然倒下,犹如桌上摔下的瓷瓶,瓷片四分五裂。曾有历史学家称:军备竞赛在有效遏制了战争发生的同时也以超战争形式起到了战争的作用。这次军备竞赛就是一次战争,全世界范围内的战争,更有意义、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的改变了国际局势和人类思维方式。

中央大陆上也许是这种情况。除了B世纪74年皇家海军与威廉王国海军之间的那场血腥海战,中央大陆各强国之间确实没发生过任何大规模战争。但从全球范围视角审视,他这话就不对了。在远东大陆,最强海洋帝国与没落大陆帝国之间大打出手;世界其他地区,各个世界强国之间的代理人战争一直在进行……血腥程度绝不亚于任何一场世界大战……

萨克森温莎帝国,举世公认的代理人战争高手,但却并非此轮代理人战争潮流的始作俑者,反倒是首批次受害事主之一。历史记载:“丧师数万,失地千里,精锐覆灭,大城遭屠,连那铁甲舰也沉了三艘,可谓害录之无惨。”

B世纪初,中央大陆多国成立“大陆联盟”组织,旨在遏制萨克森温莎帝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扩张,留点肉给大陆上的穷兄弟们,好处绝不能让老处女家给独吞了(帝国女王一生没结婚,因此被蔑称为老处女)。这一反老处女组织主要成员国有:威廉王国,奥尼王国,圣诺曼王国,洛佩斯王国,亚美兰德王国,马克共和国,总计六国。因此,这一组织又被称作“六国联盟”。

B世纪20年代起,萨克森温莎帝国就开始于“六国联盟”积极展开斗争。双方在远东大陆中西部和世界其他各地的诸多高战略价值地区频频交锋,法尔汉尼亚就是其中之一。军事地理学角度衡量,该地属于最重要的战略十字路口。

B世纪23年起,帝国方面不断从远东南部沿海殖民地向大陆深处派遣间谍,刺探当地局势,炫耀帝国声威,企图拉拢各个酋长倒向帝国。联盟方面则是广泛开启“军火战术”和“银币战术”,像那些对己方有好感的酋长们廉价输出各种先进武器,武装这些友好部落,广撒银币为友好型部族酋长提供扩张军费,派出军事顾问和科学专家团对友好部落进行“国家孵化”。

“六国联盟”巨资投入,狠狠砸钱,大批赠送武器。短短二十余年,法尔汉尼亚这一无主蛮荒地区已经被三个“联盟友好国家”瓜分完毕。联盟方面通过这些友好国家实现了对这一战略要地的全面掌控,一旦时机成熟,随时可以南下威胁帝国最大的钱袋粮仓,远东南部沿海殖民地。

“六国联盟”在法尔汉尼亚地区确实得胜了,战略上赢了很大一盘棋。可是,对此局势,帝国方面竟然不以为然。是帝国太强了吗?非也。“非秦强,实为六国弱也。”六国头子们弱智傻人太多,拉低了整体智商,好不容易弄到手的这张牌杀伤力极为有限。最糟糕的是这张牌明显属于赔本臭牌系列,获取成本高,持有成本高,而且给战略敌人造成的潜在损失也远远小于己方付出的行动成本。

在帝国看来,全球战略角度的法尔汉尼亚看似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但其实际重要性却没有看起来那么大。所谓战略十字路口只是传统大陆主义战略视角的片面理解。时代变了,大陆时代结束了,当下是海洋时代。海峡、半岛和岛屿的战略价值要远胜于某个大陆上交通十字路口。这一地区的战略价值,不但与任何一处重要航道上的半岛岛屿无法相提并论,就连某个支线航线上的中转港口都比这里强!!“六国联盟”费尽力气,无非只是抢到了一个连支线中转港口都不如的底特律老城区十字路口。

若是从经济视角审视这片前无主之地,更是令“六国联盟”浑身气炸,口吐鲜血。帝国是个商业国家,不断向大陆深处派遣间谍主要还是为了探寻商业机会。随着对这一地区了解的逐步深入,帝国越发了解到这里在历史多数时期为何始终是部落散居为主,夹杂有几个商业城邦,始终没有形成什么国家。因为此地过于贫瘠,产出不足以维持一套国家机器的运转,只能是部落散居,外加商路上几个贸易城邦。因为经济始终是欠发达状态,人口分布稀疏,这些部落和城邦等小型政体单过还能维持住,若是成立了国家,恐怕没几年就被国家机器给消耗穷了,从基本温饱沦落为全民要饭。国家模式好听点,但真的不划算,各部落和城邦也就各过各的。

“六国联盟”把这些贫困原始人笼络成国家,花费不菲,而维持这些个穷要饭国家,还得投入更多,要长期持续的投入。后来,北部两国发现大量高价值矿藏,这二十多年的持续投资总算是看到回本希望了。南部的格尔撒属于纯正穷国,依然是纯纯的赔本赚吆喝。再后来,联盟散伙,圣诺曼王国发展为联合帝国,凭借自身地理位置优势收了北部两国和那里的矿藏。圣诺曼王国是“六国联盟”里真正回了本的。其余各国与他人做嫁衣,损人不利己,血本无归。

无论从全球战略上出发或是经济利益角度审视,这块贫瘠山地对于海洋商业国家完全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对于大陆国家来说,没有任何一个真正成熟的大国会看重法尔汉尼亚本身的价值。另外,这一地区的道路状况和后勤补给潜力无法想象的糟糕透顶,只能勉强喂饱当地人,没有多余的产出养活占领军。在B世纪40年代中期,发现当地诸多矿藏之前,“六国联盟”内大部分精英一致认定:法尔汉尼亚的价值最多不过是防止敌人通过控制法尔汉尼亚,把手伸进自己的领地,仅此而已。联盟出手控制该地区,完全是一桩倒血霉的赔本买卖。

帝国方面也是认定“六国联盟”全力以赴搬空国库,却做了桩赔本买卖,乐得合不拢嘴,“人多智商低,蠢事一桩桩”。可是,联盟探矿队居然在这里发现了优质煤炭和精铁矿等诸多重要矿藏,“人家这生意恐怕是有的赚了”。帝国方面似乎有些后悔了。

B世纪48年年初,“弱智”办的蠢事又进一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六国联盟”方面宣布投入巨资,兴修跨大陆洲际铁路。通过一条铁路支线,法尔汉尼亚将与中央大陆文明世界实现迅速联通,或者说各种军事物资和补给可便利运抵这十字路口。依靠这条铁路,“六国联盟”不但可以开矿运煤运铁粉,还可以轻松实现对帝国核心殖民地的军事威胁。

十字路口的价值就是通过控制十字路口走到别人那儿,或则是不让别人走到自己这儿。既然这伙敌人想通过控制法尔汉尼亚南下,把手伸进自己家专属领地,那么自己也可以北上,出兵控制法尔汉尼亚,抢掠矿藏加主动防御,同时也对等威胁一下敌人。

萨克森温莎帝国历来是行动派国家,说干就干,先把离自己殖民地最近的格尔撒拿下来。

B世纪48年11月1日光棍节,老光棍独身主义快乐生活发起人,殖民地总督罗纳德理查斯通纳伯爵,发表了旨在声明帝国有理由主动出击维护殖民地安全的《远东南部殖民地自卫宣言》。一来,对外应先礼后兵,这不只是外交辞令,更是大国的行为规范。二来,向殖民地各个土司摊派军费,索要仆从军。《宣言》一出,士兵,民夫,物资纷纷从殖民地各地集中到边境城市罗姆尼。

B世纪49年2月,大军自边境城市罗姆尼开拔,入侵格尔撒酋长国。三万作战部队浩浩荡荡,沿着古商道直扑格尔撒首都布尔城。大军身后是更为浩荡队伍,八万民夫、六万头骆驼骡马等组成的后勤运输队。

帝国对这场战争信心十足。远征军司令麦克诺顿少将在远东效力多年,作战经验丰富。大军装备有近百门最先进的后膛速射大炮,步兵装备以马提尼—亨利后装步枪为主,另有少量加特林机枪,足以应对酋长麾下的原始半兽人。情报称:他们的对手格尔撒国王多特酋长仅有军队万余。这支军队中绝大部分是骑兵,而且是冷兵器时代的穷骑兵,多数只装备了马刀,少部分手里有单发步枪。虽然战马来自野地放养,匹匹好马,供应充足。远征军自信凭借手中步枪,击毙半兽人敌兵,俘获战马,卖个好价,一切都很简单。

进入格尔撒地区后不久,大军进入龟速前进状态,虽然没有遭遇到多少抵抗,但却兴路艰难。军方文件记录称:“大军前进的主要障碍是当地糟糕的道路状况。到达那里的唯一一条大路是沿着河道开辟的古老商路。春季,冰雪融水形成的洪水和泥石流几乎冲毁了沿途所有道路,可太阳却没有晒出新的道路。部队的主要任务始终是修路架桥,按我们的标准修路。我们在水淹不到的地方炸开山石,另辟新路。”

进军半年后,B世纪49年8月8日,修路大军占领格尔撒首都布尔城,多特酋长出逃,他的宿敌商人沙赫(此人原为酋长,也当过国王,后因权力斗争失败而流亡海外经商,并投靠帝国)组建起傀儡政权,远征军司令麦克诺顿少将则一跃成为的太上皇。

距离产生美,当帝国控制了格尔撒主要地区后,立马就开始后悔了。这一地区实在是过于贫瘠,每逢道路中断,当地多余物产稀少,就连这十几万外来人口都很难供养。从这里出发,北进攻占矿区,那是不可能的,除非先修好铁路。

于是乎,帝国大军主力在攻占布尔城后就立即踏上归途,不得不赶紧走。冬季,部分供给道路将因大雪封山中断,后勤供给也将断绝。受限于道路的补给运输能力,布尔城这一战略要地只留下了2个步兵团、1个炮兵营,总计2600余人,另有民夫6000多。另一战略要地洛坎(南部重镇,扼守着联结布尔城与殖民地之间的重要通道)驻有2个步兵团、1个炮兵营、2个骑兵营,总兵力3300人。加兹尼(扼守罗姆尼与洛坎之间要道并靠近殖民地边界)驻有1个步兵团、1个骑兵营。帝国在格尔撒地区驻军数目总计不到8000人,算上运输队民夫也不过4万。可是,这个数目已经是当地后勤供给能力的极限了。

帝国军主力走了,留下来的队伍可就遭难了。缺乏可靠的补给又无可开发资源,当地殖民军很多时候只能采取抢掠手段维持生活。当地人过于野蛮,不听话,殖民政府也就只能实施暴虐统治,在城乡大肆掠夺……那些来自殖民地的士兵无所不抢,各种食品,衣服,牲畜,物产,甚至还有女人。随着占领者与原住民之间种种矛盾的逐步激化,格尔撒全国抵抗风潮渐起,各地迅速出现大批游击队和抵抗军,多达数万人,远超帝国驻军数量。

再看“六国联盟”方面。

但凡人够狠,话就不多。B48年年底,帝国方面发布的《远东南部殖民地自卫宣言》只有寥寥数字,以至于“六国联盟”居然没听出个所以然来。等到B49年年初,帝国方面已经开始了军事行动,这六国才算回过神来。人家那边已经出兵了,这边却什么准备都没有,一时拿不出有效对策,内部互相扯淡,谈判桌上半年口水战,几乎是坐等帝国拿下格尔撒国。眼看着参股开垦的荒地丢了一半,最有利可图的矿区也要被抢了,联盟急眼了。联合帝国方面就近调来骑兵部队进驻北部两国,其余五国出钱出枪扶植各个酋长,组织抵抗军和游击队,对抗侵略者。

“六国联盟”意识到这一地区就是对抗帝国扩张的最前线,所以不惜血本运来武器和补给支援抵抗军,派出正规军军官教习抵抗军各种战术,向抵抗军官兵和部分游击队员发放军饷。抵抗军和部分游击队已经成为“六国联盟”的战争代理人。在“六国联盟”全力支持下,抵抗军力量迅速壮大,流亡中的多特酋长也组织起一支6000人的抵抗军队伍和帝国军作战……

游击队!!到处是游击队!!抵抗军!!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抵抗军!!

帝国驻军频频遭袭!帝国物资运输队频频遭袭!帝国军后勤供应时断时续。面对游击队的频频袭扰,帝国驻军情急之下只能武装和训练殖民地民夫,以增加己方战斗人员数量,运输队和外派据点全部人人荷枪实弹。此举对于小规模游击队的小分队骚扰模式也许有效,但对于使用集中兵力战法的歼灭战型抵抗军,反倒是给对方送去了更多武器。游击队骚扰少了,但抵抗军规模越来越大,行动也日益频繁,帝国方面的损失与日俱增。某部落抵抗军一度还切断了从洛坎到布尔的运输补给线,迫使帝国方面坐下来与相关部落首领谈判,每年支付给部落八万个银卢比作为货物过境费(国内历史称作“厘金”),这笔钱足以购买一艘小型军舰了。

B世纪50年夏,帝国本土来此的铁路勘察设计队伍也遭到了袭击,歼灭战模式的袭击。尽管有一个连的殖民军保护这支技术专家团队,还是遭遇了抵抗军。一场恶战后,专家团及其保护部队以悲戚的全灭模式宣告此地铁路勘察暂停,资料也全部损失。铁路的事情就这么给耽搁了,或者说一直给搁置了。这只抵抗军未曾想到,正是他们拯救了格尔撒酋长国,也拯救了深陷于此的“六国联盟”。

B世纪51年夏末,从联合帝国境内引出的洲际铁路支线已经修到了格尔撒边境抵抗军控制区。这意味着,抵抗军可以通过铁路大量获得武器和其他军用物资。

帝国这边,边境北进铁路却依然没有完成勘察设计招标,因为没有任何一家铁路勘察设计公司愿意来这鬼地方送死。帝国驻军的补给依然依靠民夫们赶着骆驼骡马,近乎原始模式的蚂蚁搬家运输。帝国军保护着民夫运输队,走在满是游击队袭扰和抵抗军围歼的艰险道路上,出现损失是正常现象,战斗每一天都在发生。战争后期,每送达一包物资就得付出数包的损失,有时会损失十余包,甚至护卫部队和运输队被全歼的事情也是稀松平常。

B世纪51年9月20日,格尔撒铁路支线通车,一车车军火和军用物资送交抵抗军。

那条铁路通车了,抵抗军可以整车皮的获得武器和弹药,如此噩耗,对帝国驻军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与对方一趟火车动辄上千吨的物资补给量相比,己方只是骆驼队骡马队,每次能成功运来百十吨物资就算不错了。这里所有人都清楚的意识到萨克森温莎帝国败局已定。谁都明白,如果想活着离开,就得赶紧撤退。一份份告急电报飞向殖民地总督府,称大批抵抗军正在布尔城,洛坎,加兹尼等地集结,可能要对驻军发起大规模围攻,驻军请求能得到撤退批准,或者足够且及时的支援力量,否则将在敌军围攻下全军覆灭。

前线似乎败局已定,已经无法挽回局面,撤退成了唯一选择。可是,被“六国联盟”的代理人打败,被这群游牧原始人打败,这对帝国来说是何等的耻辱。对于驻军频频发来的“请求撤退”电报,殖民地总督罗纳德理查斯通纳伯爵置若罔闻,他决心再赌一回,狠狠下注,再赌一回。他手里还有筹码,重重的筹码,有两个来自殖民地地方政府的步兵师(孟加拉第3步兵师和加尔各答第6步兵师)和一个殖民地中央政府所属的骑兵师(马德拉斯第1骑兵师)。上述部队正驻扎在罗姆尼地区,只是那两个步兵师是分散驻防,还未完成集结,能立即出击的可能只有那个骑兵师。如果将这三个师全部投入战斗,一路扫荡,一定能打通从罗姆尼到洛坎再到布尔城的后勤补给线,沿途留守足够部队维持补给线畅通,再直扑抵抗军腹地,一举摧毁他们的军火补给囤积点……帝国将取得最终胜利!!

可是,战场上的胜利从来都不是某位统帅一厢情愿的结果,胜利与否取决于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和统帅的运筹能力。

B世纪51年9月24日,罗纳德理查斯通纳伯爵强令三个殖民地师在缺乏足够后勤支援的情况下立即参战,进入格尔撒地区,沿着古商路攻击前进,依次扫荡加兹尼,洛坎,布尔城,周边的抵抗力量,随后向北推进,攻击抵抗军控制区腹地。

9月25日,尼尔上校率领的骑兵师先行出击,进入格尔撒地区,一起出发的还有一支6000名民夫和近万头骆驼骡马的大规模补给运输队,给守军送去冬季补给。抵抗军对此似乎早有防范,加兹尼附近发现了大片抵抗军营地,足有万人规模,但却寻不见敌军。要是补给队单独行动,这些敌人一定会马上冒出来。

9月25日夜,骑兵师夜宿加兹尼城,26日晨,骑兵师启程开拔,补给队则留在城中。

9月27日中午13点40分,该部在深入格尔撒境内160公里,距离洛坎20公里的洛克伯尔山口。洛克伯尔山口宽约500米,谷口处最宽,越往里越窄,但最窄的地方也有二百余米,山谷两侧是平缓小丘,林木茂密,山谷内有小溪,四季有水。出了山谷就是通往洛坎的大路,距离洛坎只有8公里。尼尔上校的骑兵师似乎就要取得阶段性胜利了,可奇怪的是没有见到地图上标注部署的任何山口守备人员和巡逻队。侦查部队接近谷口寻找友军,反到遭遇了抵抗军阵地战模式的阻击。上校大概还不清楚,这里已经成为抵抗军攻打洛坎城部队的集结点,山谷里的抵抗军足有三万人。

大约2000名抵抗军在谷口用石头垒砌了两道矮墙作为阻击阵地,构成一条防御线堵住了整个山口。守军依托两道矮墙布置步兵火力,矮墙后方则是火炮阵地,山谷内可能还有骑兵和预备队。扼守山口的抵抗军看似训练很差,装备落后,马刀和老旧单发步枪是主要兵器,还有为数不多的陈旧火炮。敌方火炮似乎弹药不足,很少开火。

尼尔上校的这支骑兵部队是殖民军中少有的主力精锐部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师辖有三个满编骑兵团和一个炮兵营,一个机枪营。整个骑兵师编制有官兵约5750人,编制马匹6100余匹,装备各种枪支约7500支(手枪、卡宾枪)该师士兵装备有马提尼亨利短步枪(卡宾枪)和马刀,部分士兵还有左轮手枪以备近战使用。重武器是12门75mm速射火炮和16挺加特林机枪。

两次试探性进攻过后,尼尔师长认为:己方在兵力和兵器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精锐骑兵只需在炮火准备后发起一次全力以赴的冲击就能突破地方防线,取得战斗胜利,日落前急行军到达洛坎。

下午15点整,马德拉斯第1骑兵师重武器火力全开,75mm榴弹和加特林机枪将守军防线打成一条火线。10分钟火力准备过后,尼尔上校下令:“勇士们!进攻!!冲到洛坎去吃晚饭。”

两个骑兵团发起冲击,很快就冲破了敌军防线,山谷里传来了密集的射击声……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始终没看到有人回来报告,派去侦查的两拨人也都没回来。两个小时后,尼尔上校算是想明白了,命令部队就地扎营,做好防御准备。

当天傍晚,约18时30分,尼尔上校收到了发自洛坎城驻军指挥官德普上校的电报:“贵部洛克伯尔山谷突围人员17人已进入我部兵营。”

很明显,两个主力团已经被包了饺子,敌军的强大远超自己想象。随后,尼尔上校命令部队注意警戒,严防敌军夜袭。他大概没想到马德拉斯第1骑兵师的命运从就地扎营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

当天夜20时,抵抗军使用速射火炮猛烈轰击营地(后世解密,当晚实施炮击的是联合帝国野战炮兵部队),短短几分钟炮击后,骑兵就杀到眼前。殖民军士兵使用各种武器射击,可还是挡不住滚滚而来的敌军,营地防御多处被突破……

尼尔上校眼见抵抗军骑兵的数量远超想象,坚守营地到天亮已经不可能,也没有任何意义,遂下令各部突围。

当天夜(B世纪51年9月27日夜),马德拉斯第1骑兵师在突围过程中被敌军歼灭,侥幸突围出去的官兵也遭遇抵抗军砍杀。9月28日黄昏,仅存的突围人员到达帝国殖民军控制区加兹尼(扼守罗姆尼与洛坎之间要道并靠近殖民地边界),只有一名军官和六名士兵。

然而,马德拉斯第1骑兵师的覆灭仅仅是一系列灾难性事件的开始。远东殖民地总督斯通纳伯爵战争赌博计划因此事彻底破产,另一场灾难——殖民地军队的兵变和罗姆尼城屠城惨案也由此展开。计划中的援军成了叛军,格尔撒酋长国内各地的帝国驻军似乎只有各自逃命,但置身遍地敌军的荒野,脱离要塞工事保护,那完全是送命模式的逃命。这些职业军人选择了集结,向易于固守的中心城市集结,洛坎和加兹尼很快就成为帝国军仅存的两处据点。

9月29日晚饭时间,马德拉斯第1骑兵师战败覆灭的消息传遍了罗姆尼城周边各个军营。此时,孟加拉第3步兵师和加尔各答第6步兵师正准备于次日开拔,听到这一消息,两部官兵纷纷表示罢战,部分部队已处于哗变的边缘。相关部队帝国的本土指挥官是总督斯通纳伯爵的死党,一再向总督请示是否中止行动,没有任何答复,只好硬着头皮逼部队出战。他大概不知道此时此刻的这位总督大人已经无法答复和处理任何问题了。(前总督大人连他自己都难保了,属下本土军官,那就随他去吧……)

洛坎城驻军指挥官德普上校发给马德拉斯第1骑兵师尼尔上校电报,称:“贵部洛克伯尔山谷突围人员17人已进入我部兵营。”在此之前,这位德普上校已经越级发送电报,告知本土陆军总司令部此地实际战况和险恶局势。当晚,帝国内阁召开紧急会议,第一项决议就是免去斯通纳伯爵远东殖民地总督职务,新总督人选任命另行通知;第二项,逮捕斯通纳这个混蛋,立即马上,押到首都接受审判;第三项,殖民地重要军政事务,请示帝国议会殖民地管理委员会和帝国内阁办理,不得擅作主张。

9月30日上午,各部基层官兵达成一致协议,拒绝开拔。

9月30日中午,帝国本土督战军官再次强令殖民地士兵开拔,未果。情急之下,将两名素有威望的殖民地军官当众枪决,士兵们群情激奋,一场本可避免的哗变发生了……

9月30日下午,因为时差的缘故,一封暂时停止一切救援军事行动的电报转发至相关部队。这时候的哗变早已失去控制,士兵们认为那是假电报,他们要么因为兵变被审判后处死,要么死于毫无胜算的救援军事行动……绝望的哗变官兵们开始四处抢掠,屠杀民众,并于当天傍晚进入罗姆尼城……主要是当地人的罗姆尼城防部队试图抵抗这些外来兵变部队的劫掠,可是他们只有不到1000人,很快就被叛军消灭。遭遇了抵抗,伤亡惨重的叛军将怒火发泄到城内平民身上,大屠杀等各种极端暴行不可避免的上演了。

再看一下格尔撒地区。

已经有了足够数量新式武器的加强版抵抗军开始进入全面反攻阶段。第一战,布尔城。

B世纪51年9月28日清晨,布尔城战役打响,同时城内也爆发了起义。布尔城当地民众在起义煽动者组织领导下冲向殖民官员的豪宅,杀死了麦克诺顿少将等殖民官员,傀儡国王沙赫和他的大臣们被逮捕关押,后被一一审判,大多被判处死刑。短短一个上午,城内的问题解决了。到了中午,四面八方赶来的各路起义者和抵抗军合兵一处,将郊区帝国军兵营团团包围并展开进攻。殖民军则依托营盘防御工事,使用大炮和机枪等获利稳固的防守。起义军一次次进攻殖民军兵营,又一次次被打退。28日猛攻一下午,29日又猛攻一天,仍未能拿下。

起义军攻进来不容易,殖民军要想突围,那也几乎是不可能,即使突出去,多半也会死在路上。此时,这里的帝国军最高指挥官是伯恩斯上校,这位商人出身的军官试图通过谈判进行一场交易去换取被困者逃出生天。

9月29日晚谈判开始,短短半小时双方就达成了协议。起义者获得胜利,但殖民者可以安全的离开。按规定,殖民军须在解除重型武装的情况下撤离,必须于次日日落前离开布尔城,走小路撤往洛坎,必须走小路撤军。

为什么必须走小路?起义军方面给出的答复是“让你们这些侵略者归途上行路艰难,让你们牢牢记住这个教训,确保你们以后不会再回来”。这个看似是个符合当地人习惯的理由,实际却暗藏杀机,可是急于撤离的伯恩斯上校并没有考虑那么多就答应了。

次日,大军开始撤离,放弃了大炮和加特林机枪,只带自卫用步枪和刺刀马刀,走向起义者指定的小路……

撤退开始时,整个队伍约有三万人,大约有4500人是有武装的。队伍里不但有驻军军人,武装民夫运输队,军人家属,仆役,还有近两万当地人。主流历史学家曾认为:这些当地人大多与殖民者有某种联系,担心遭到起义者的报复,所以选择跟随殖民者撤离。后世研究发现,这些人大多只是普通市民,他们惧怕贫民起义军和进城抵抗军的劫掠,所以选择跟随殖民者离开。战后,起义军和抵抗军所著历史中,殖民者总是一副抢劫犯模样,但实际上殖民者充当的却是社会公正和规则公平的维护者。

很多殖民地原住民认为:殖民者不仅带来了各种先进科技,还带来了法治文明和规则秩序。抵抗军起义者与酋长国王那里却从没有过法治,极少讲究规则。这些人历来都是喊出种种大话口号当幌子,实际只是干着劫掠民众财富的无耻勾当。

9月30日下午,布尔城驻军离开兵营,一支人心涣散的久战疲惫之师行进在荒野上,向230公里外的洛坎城徒步行进。队伍里夹杂着两万多惊惶万分的平民,有城里的富人和官员家属,更多的是普通人。需要说明的是,这段路整个都是起伏延绵的山峦,基本都是狭窄曲折的山间小道可供人马通行。而各路抵抗军早已在沿途险要山口、关隘设下层层埋伏,准备“像牧人赶群羊一样,把殖民军和追随者赶进坟墓”。野蛮人是绝对没有信誉的,不信瞧瞧历史上蒙古人的所作所为。“可汗西征的智慧”就是先说开门就不杀人,等开了门再杀掉所有人。

B世纪51年10月6日中午,这支逃亡者队伍的唯一幸存者来到洛坎城下……一名殖民地士兵,骑在马上,身负重伤,奄奄一息。次日,唯一的幸存者因伤重不治死了。他带来的唯一消息就是,“全都死了,下一个目标是洛坎。”

此时,加兹尼(扼守罗姆尼与洛坎之间要道并靠近殖民地边界,驻有1个步兵团、1个骑兵营),早已陷入了抵抗军围攻之中。其中很多抵抗军队伍原本被安排阻击帝国军支援,但9月30日殖民地步兵师哗变让他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参与到攻城行动中。

9月30日,布尔军守军弃城逃走,踏上了死亡之路。

9月30日,罗姆尼城殖民军哗变,继而上演屠城惨剧。

9月30日,中央大陆各个乌鸦嘴媒体头条刊登的是:“萨克森温莎帝国军主力骑兵师被全歼”,“一天损失一个主力师”,“最强殖民帝国兵败布尔城”……部分报纸甚至登出了“抵抗军创造的奇迹”,“法尔汉尼亚人的胜利”这样的反文明人标题。战场上法尔汉尼亚人确实胜利了,可是,那真的是法尔汉尼亚人的胜利吗??

不过,9月30日确实是一个极度糟糕的日子,帝国刻意在全世界范围内树立的“萨克森温莎帝国大军所向无敌”的英雄无敌形象算是彻底毁了。

同样也是在9月30日,事情似乎又出现了转机,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司令罗尼海姆蒙巴顿伯爵被任命为远东殖民地总督。

最新小说: 女配请上位 素手华筝 妙世重生 乞丐王妃:腹黑邪王天天宠 邪帝宠姬:炮灰萌妃大逆袭 药仙成长记 撩夫手册 惊世皇妃:高冷邪王心尖宠 绝宠魅世狂妃 报告公子,夫人又出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