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中丞晏殊此刻脸色已是铁青,他熟知太后手段,这范仲淹今日说出此话,可算是越职言事,离被贬也不远了。连他这个举荐人难免也会受到牵累。
坐在上位的赵祯玩味地望着范仲淹,暗道,“秘阁校理,官职不大,又何来底气说出此言?此人若不是大忠之人,便是那太会审时度势,深谋远虑之辈。今日此言算是表忠心吗?”
帘后的刘娥也眯眼看向文臣队伍后端的那人,四十岁不到,看上去坚毅、端正,她心内冷哼了一声,“范仲淹敢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莫不是背后有人授意?如今官家将届弱冠,想来已不甘受制于自己也是有的。”
“太后护朕至今,为国事尽心尽力,盛德乃止于。而今太后六十寿诞将至,朕以为此长宁节应百官赐衣,天下赐宴,仪礼皆如乾元节。”赵祯一语方毕,大殿之上众臣愕然,长宁节规格比照皇帝的生辰乾元节,官家也太过仁孝了。
“官家。。”王曾等人正欲上前劝止,被官家按掌制止。
“众卿不必再进言,朕意已决,太后当得起此仪礼,长宁节之日,朕自当率诸卿为太后上寿。上寿一事之仪式,由王相安排。”赵祯望着殿下诸臣不同表情,微笑说道。
“官家春秋已盛,吾自当撤帘还政于官家,众卿忠君之心,吾与官家皆能省的,望众卿继续以此心行忠君报国之事。”帘后传来悠悠话语,正是太后刘娥的声音。
摄于太后长期的淫威,众大臣也只能说上一句,“太后圣明。”
因太后寿诞引发的一场撤帘还政之事,方缓缓落下帷幕,太后所云还政于官家,谁又知是何时能付诸实施?诸人皆知此乃太后安抚之言,可又有谁敢质疑?
朝堂之上风起云涌,一旦落幕,不知接下来又有多少官员会宦海浮沉。而对于汴梁城的百姓来说,只要不关乎他们的吃喝拉撒,谁又会管太后尊号如何,寿诞有谁上寿;太后垂帘听政也好,撤帘还政也罢,谁又会去注意这些,无非是为茶余饭后添点谈资而已,或许还不如打听邻家,谁与谁又有风流勾当更有兴趣。
腊月二十八,普通百姓家已然开始‘蒸馍炸圪塔、贴花花’,做着过年的准备。内城大相国寺一带,店铺小贩竟售锦装新历、各种大小门神、桃符钟馗、狻猊虎头及金彩缕花、春帖幡胜之类的,人头攒动,到处一派过节景象。
午时正,外城西面固子门迎来了一队驼队,三十多人带着十多匹骆驼并十几匹马,每匹骆驼皆驮着重重的货物,十几匹马却是有拉人的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