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人们发明了一种工艺,只要对旱獭的皮毛进行适当加工,其成色堪比貂皮。一时间,旱獭皮成为世界皮革市场的新宠,价格连年看涨。
1910年,每张旱獭皮的售价比1907年猛涨了6倍多。巨大的利润吸引了众多中俄商人。他们纷纷招募华工捕杀旱獭。1910年仅从满洲里一地出口的旱獭皮就由1907年的70万张增加到250万张。
旱獭皮毛在世界皮革市场上销售火热,价格猛涨。于是,中俄商人及部分官员受经济利益驱使,私自招募华工疯狂捕杀旱獭。
不幸的是,这些私自招募上来的华工大都毫无狩猎经验,即使是染疫的旱獭,他们也不放过。这样就为鼠疫向人类传播提供了机会。
旱獭一旦染病就会失明、失声、行动迟缓,并被健康的同类逐出巢穴。有经验的猎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不是染病旱獭,他们绝不会捕猎有病的旱獭。
但闯关东的新移民,却没有这样的经验。他们往往还会因为染病旱獭容易捉,而大量捕杀。在东北冰天雪地的原始森林中,猎人们渴了喝一口雪水,饿了就以旱獭肉为食。鼠疫病毒就这样,最先由病旱獭传染给了这些捕猎者。
集得十几张獭皮后,猎人们便寄宿客栈。这些客栈简陋之极,往往几十个人挤在一张大炕上。冬天为了保温,这里门窗紧闭,一旦有人感染鼠疫,全客栈几乎无人能够幸免。很多染病华工被俄人驱逐回国,他们沿着铁路一路往南,疫情很快传遍了东北平原。
1910年10月21日,中俄边境小城满洲里,二道街张姓木铺。两名伐木工,风尘仆仆而来。
木铺做的是木材生意,经常接待往来于中俄边境的木材商人和伐木工。但这二人却有些不同,他们面无血色、神色慌张,并当场向店老板求助起来!
“老乡,帮帮忙吧,我们从北边来,已经是几天几夜没有休息的了,现在老板你又说,你的客栈满了。不过这些都没有什么啊,都是贫苦人家的汉子,让我们住柴房也可以,没有这么多的讲究啊!”
“从北边回来的?是老毛子吗?兄弟伙不简单啊,都出国去了!”
“什么不简单啊,都是为了一口饭吃,如果不是为了一觉老小,那个愿意去老毛子的地方啊!”
“老乡,你不知道啊毛子北边,老毛子出来不把我们华人当人看,在他们的眼中,我们连他们养的狗都不如啊!”
听同伴甲这样说,另外一个中年汉子也马上道,“是啊,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