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说,最早是寄居在大相国寺的穷文人,把写了自己诗文写在灯笼上,挂在大相国寺,算是卖酸文儿求个糊口钱
传说很多,不过,前朝起,在灯笼上留诗,用得铜钱多少,来衡量那诗写的如何,已经有了定例规矩,也成了京城一大盛事。
但真正使大相国寺灯展诗会,成为闻名天下,成为文人心目中最盛大的雅事的,却是在文正公那三首描述做学问心得用三首诗,经李太后之手,展于世人面前之后。
仁宗即位后,几次微服出宫,都是到大相国寺看灯看诗。
每年春节,文正公生辰大祭大前,她就会听古玉衍说一遍文正公那几首词现世那一年的盛况,才星聚集,风云际会,如何如何,以及,当年的大相国寺灯会和诗会,又发生了哪些趣事,出了什么人才,她听了很多年,向往了很多年
今年她也能看一看了,也许还能看上很多很多年。
李文岚更是兴奋无比,他早就准备好了两三首诗,忐忑不安又急不可耐的等着去写他的诗。
姚老夫人病着,严夫人是个很会疼孩子的,吃了午饭,就放从二爷李文栎夫妻,到李夏这一群孩子出去逛,自己忙到傍晚,和郭二太太,徐太太侍候了姚老夫人的汤药,也换了衣服出来,郭二太太和赵大奶奶各自去了娘家灯棚,算是回了趟娘家,严夫人带着玉姐儿,去了严家灯棚,兄长严尚书照例要随侍在皇上身边,正好,她和嫂子安安生生说说话儿。
徐太太则会合了霍老太太,去了陆将军家的灯棚,好几天前,阮夫人就打发人往永宁伯府和徐家送了请柬,请霍老太太和徐太太带着李冬、李夏到她那儿看灯玩耍。
陆家和她娘家人几乎都在原籍,陆将军这一晚,也和严尚书一样,都是要从今天凌晨随侍忙到明天早上的,陆家灯棚,就她一个人。
李文栎等人出了永宁伯府,就各自分开,李文栎、李文松夫妻逛他们的,李文山带着李文岚,和从李冬到李夏这四个妹妹,在大门口会合了郭胜,在十几个婆子长随的拱卫下,浩浩荡荡,在李文楠兴奋的指点下,先奔金明池去赌几把。
十五这天,皇家避让,整个金明池,都是京城百姓的。
这金明池,李夏来过无数回,可挤在人群中,仰头看着高高耸立在岸边的皇家楼台,以及远远望着泊在金明池中间的水军大船,这是头一回,从前她都是站在那楼台最高的地方,往下俯视的。
嗯,还是象现在这样,挤在人群中,听着七姐姐大呼小叫,和姐姐的笑声,更让人高兴。
“阿夏快来!”
李夏微微的失神,被李文楠一声兴奋的尖叫,叫了回来。
“阿夏你快看,他可厉害了,能隔空送物,你看你看你快看!在那里,那只碗,不对,换那只碗了!”李文楠大睁着双眼,看着一个干瘦老头,将手里的泥丸放到面前三只倒扣在碗里,飞快的移着碗,嘴里行话套话如水一般滔滔不绝,请人下注,那泥丸,究竟在哪一只碗里。
“这一只,就这只!”李文楠盯紧了一只碗,拍出十个大钱,信心满满。
“这位小娘子您眼力真好!”瘦老头扬声夸奖,掀开李文楠盯死的那只碗,碗里空空如也。
“我明明看的清清楚楚!”李文楠气的跺脚。
李夏也看出兴致了,“七姐姐你肯定没看清楚,你再放一回,我来看!”李夏对自己的眼力,那是信心满满。
郭胜站在最后,听到李夏叫着要看一回,立刻掂起脚尖看过去,姑娘这是与民同乐了,这小把戏在姑娘眼里还不是
“就这只!”李夏伸手指点住一只碗,李文楠拍着手叫:“对对对,我看的也是这只!”
郭胜目光有些呆滞,姑娘这是彻底与民同乐?
“这位小娘子眼力更好!”瘦老头夸奖的更高声了,掀起碗,还是空空如也。
“不对啊,我明明看到就在这个碗里,他挪碗挪的是快,可我肯定没盯错,再来一回!”李夏跺脚。
李冬和李文梅也来了兴致,“我看到的也是,咱们一起看。这一回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中间偷换了!”
四个人八只眼,紧紧盯着瘦老头,看着他将泥丸放到一只碗里,再飞快的移动三只碗,三只碗停下,四个人异口同声:“就这只!”
“你离远点,我来开!”李夏心思多转了一转,手指按在碗底下。
瘦老头笑声响亮,“好好好,小娘子你来开!”
李夏翻开碗,目瞪口呆看着空空的碗里,她明明看到泥丸在碗里,她明明看清楚了是这只碗。
“我看着也是这只,肯定没错!”李文岚也急了。
李文山两根手指捏着下巴,看看左边一排妹妹,再看看右边跟着急眼了的弟弟,嘴往下撇,眼往上看,这江湖艺人,就靠这一手谋生,能让你们看出来了,真是!
站在直着眼的郭胜旁边的富贵,咯的笑出了声,手指痒的乱搓,可大爷没发话,他也只能搓搓手指。
郭胜正凌乱中,瞧姑娘这样子姑娘这样子,就是今年才十一的九娘子
“爷!姑娘,还要给人家送钱。”见李夏和李文楠简直要跟那瘦老头较上劲儿了,富贵实在忍不住,捅了捅郭胜。
郭胜恍过神,悟了。是了,这会儿大庭广众之下,姑娘当然得是位十一岁的小娘子!
“泥丸在他手里,三只碗里都没有。”郭胜看着李文楠又翻出一只空碗,在后面笑道。
“这位爷可不能这么说。”瘦老头随手翻开旁边一只碗,露出那只泥丸。
“这是粗浅把戏,那只泥丸一直在他手里,三只都是空碗,要是有我这样说话的,他翻开一只碗,把泥丸送进去,就是现在这样。”郭胜笑着解释。
“我没看到他送进去。”李夏连眨了几下眼,她眼力一向好的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