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进士科,一共考取三场,三天三场,学子不得外出。
其中第一场考诗和赋,根据以往的情况,或是以诗为主,或是以赋为主。当然诗赋不分家的情况也有,但两者的形式毕竟不同。
第二场考经文。大抵上是是帖经和墨意两种,其中又以墨意为主。墨意,一为默写,随便从经文上找个由头,然后默写之后的一大段,能全部默写出来,错字在三个以内,为甲等;在这个标准线之下,道默写对百分之八十,错别字在十个以内,为乙等;两个标准都没有达到,为丙等。
墨意的意为解释经文,比较随意,解释流畅正确的为甲等,解释流畅,但在主旨上稍有些偏离的为乙等,两样都达不到的为丙等。
第三场考对策;这个相当于议论文写作,一般是两篇,但三篇四篇的情况也有过,根据时政或者某些经文来回答问题。写成议论文或者别的文章。文笔流畅,论据充实,论点明确贴合主旨的为甲等,其下为乙等,再下为丙等。
考官会根据文章的字体,文采,内涵等等的做出不同的判断,评定时主观性很强。
三天之内考完三场,考生在这三天,都只能窝在那个长三米,宽两米的考房中,吃喝拉撒睡都不能离开。至于气味啊,蚊虫啊什么什么的,一个字:忍。
接过分发下来的试卷,杨钊二话没说便翻看了起来。
果然不出所料,要求不多,只是写三首诗。第一首,基本跟自荐信差不多,要求在诗文中明确自己的态度,或者用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没有格式上,题目上的要求。想写什么写什么。
毕竟不可能每一个学子都能拉到关系,拜访名士替其扬名,所以这一首就成了必须。
自主性大了,同时难度相对的也就大了,并且第一首诗,在整个会试中,往往起关键作用。
考官会从第一首诗中看出考生的为人,志向,报复,以及能力等等,这是一个印象分,在这里被刷掉的人,往往是十之**。一首能恰如其分,不张扬,不骄纵的好诗,会是最为理想的敲门砖。
看到这个,杨钊便明白了那些字大贤们,为什么会刷刷的被踢出去了。
那些人哪一个是没有脾气的人?孤傲清高,等等的态度,肯定会惹得某些人不高兴。即便主考官是个真君子,但是他也不可能每一份试卷都过一遍。
考官一看,乖乖,这货清高啊,你没当官的时候都清高,当了还了得?
虽然清高是好事,可是置其他人于何地?要知清高也是在别人衬托之下,才会显现出来的。两个字:不中。
骄傲就更不用说了,不中。看似轻飘飘的不中两个字,累得多少人来往奔波蹉跎年华。历史上杜甫,孟浩然等等的都是。
看了看题目,杨钊拿起事先准备好的笔墨砚台等等,先将姓名,按照规定写在卷子的开头等等地方。
然后等着国子监的长官宣布开始的时候,这场关乎的到很多人一声的会试才会正式开始。
填好姓名,放下笔,杨钊开始思索到底写什么好。自荐诗,要想写的,别人不管抱着哪种心思都没话说,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儿。
人有千张嘴,众口难调。讽刺同性恋的句子保不准都可能犯某个考官的忌讳。
想要所有人都没有话说。首先诗必须简单,不管是四句二十个字,还是七律都要简单,要简单到某些人借题发挥,都找不着地方。当然谁要是能写出千儿八百字的万古经典诗也成,这个不抬杠。
其次是文采好,让人一看就是好诗,才能脱颖而出。这时玩深沉,写那种意境深奥,需要细品的诗就是找死。那么多考官,谁也不可能在一张试卷上墨迹半天。等人家在几十年后才品出味儿来,黄花菜都凉的结冰了。
再次要内容好,让人一读之下就拍案叫绝。讽刺映射等等的手法,可以直接排除,标新立异迥然与众不同也可以排除。健康向上的内容才是王道。
想到这里,杨钊难为了,这么多要求,而且是不能打折扣的那种。想要一天之内写出来都难,何况后面还有两首。
写不出来只好偷,但偷谁的就是问题了。做人,志向,态度等等综合起来,这样的好诗似乎很少,要是讽刺科举的,那就多了去了。
杨钊咬着笔杆子,看着一片空白的试卷,思绪开始跟飞机的涡轮似的,飞快旋转。
历史上有名的诗人走马观花似的,一个接一个出现在杨钊的脑子里,李杜之前的全部排除,开元之后的可以考虑。孟浩然王昌龄,杜牧李商隐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杨钊还在咬笔杆子,这样的诗本来在科考之前就应该想好的,可惜杨钊都将心思用到了后面的策论上去了,忘了大唐是一个诗文至上的朝代。
最后杨钊还真想到了一首这样的好诗,条件上全部符合。而且超级经典,和孟浩然的春晓,一样,经典到下至一岁,上至一百岁都能倒背如流的好诗。题目就一个字:草。
提起笔,杨钊用自创的杨氏书体写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的《赋得古城草送别》堪称经典。虽然原诗一共八句,为送别之意,但是后四句砍掉以后,丝毫没有影响。换个换个题目,杨钊很无耻的将之占为己有。
这首诗将自身放倒了一个低的无以复加的程度,把自身比喻成一颗小草,别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四句二十个字,简单。
其次文采好,四句分开来看,平实无奇。但是凑在一起就显得匠心独具了。越是能把简单的东西玩出花儿来,越是水平高。
再次内容上也好,根本挑不出刺儿来,不但表示出了顽强拼搏的态度,还透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一旦春风化雨,又是一朝拼搏。
巧合的是,当年白居易谒见大名士顾况,就是用这首诗当的敲门砖。而后无论科举还是仕途都轻轻松松,没有辜负“居易”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