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协办公室的主任,由他出面,在乌市寻找玉料。
理论上讲,建国以后所有的矿藏都属于国家,这一点是法律明文规定的。
但是和田玉现在主要以子料方式存在,着名的九五于田料,也就是仅次子料一级的“山流水”,还要等到明年才会开采出来。
子料存在于两条河里,大家去河边游玩有时候都能捡到,除非把河封了禁止下河,不然根本就无法管理。
不但不管,当地还鼓励这样的行为,特意为玉石交易修建了集市,方便大家进行玉石交易。
而且的确也给当地带来不少效益。
徐父的那个经协办公室主任的朋友是负责招商引资工作的,每年给苏杭和首都的玉雕厂发函让他们来选料子,也属于招商引资的范围,迎来送往间自然而然就熟悉了这里边的门路。
乌市早先也组织过一个玉雕厂,但是工艺很差,做出来的东西也很糟糕,属于没雕之前料子值一千块,雕刻之后就只值八百的那种。
但是玉雕厂工人要吃饭,怎么办呢?厂长干脆就发动大家干起了收料子的工作,然后直接加价卖出去,这些年不断地“吐故纳新”,随着玉料的不断升值,厂子的效益居然还不错。
但是秦厂长也很犯愁,就是厂里有几块大料因为太沉,价值太高,导致一直卖不出去!
其中最大的一块洒金皮一级白子料,重量高达三百多公斤,是二十多年前在喀什玉龙河里挖出来的,哪怕过了二十年了,依然是自治区的“和田玉王”,无论从品质还是分量,都是第一。
但是苏杭一带的玉雕厂都是鬼精,他们最喜欢买十几克的小料,本钱十几块,雕成一个罗汉就能卖两百,当然欢天喜地。
除了首都那边偶然有任务,或者特别幸运遇到大客户定制,这才用得到大料外,没有哪家玉雕厂会傻到花几十万买大料,有没有那么多钱先别说,就算买到手,光改成合适的小块,工钱和损耗都不老少。
现在都是商品社会自负盈亏,讲究个市场规律,几十万的料子,就算雕出来也很难出手,一旦压在手里,那厂子就转不动了。
因此一听说经协办那边来了专买大料的傻子,秦厂长立马屁颠屁颠就跑了过来。
平日里香烟好酒没少给老张拎,关键时刻老张首先就想到了自己,当真没白交!
等到夹着皮包冲进经协办,却发现这儿只有老张,和一个也是熟人,财委的老徐,老徐身边还有个小孩儿却不是牛高马大的徐刚,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