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文史馆退休的老人,翻出一个日记本,就因为里面记录了许多民国时期的物价变化,也买下来,说要捐给文史馆。
这让宁卫民居然意外得到了一些,自己好像在挽救历史的宽慰和成就感。
许多人也因为对孙五福摆出来的东西感兴趣,而有了更多的耐心去看别的书摊。
于是同样造成了其他书摊交易量的显着上升。
就为这个,临近五一节的时候。
不但宁卫民动了心思,从坛根儿“鬼市”上,又拉来几个算得上熟人的小贩。
让他们在“劳动节”和周末连着休息的假日期间,也来摆个摊子试试看。
而且几个出版社的负责人,也主动做出了增加图书种类,要在假日搞搞促销的决定。
结果没想到,书市竟然真的就此而红了。
五一节当天,书市的人简直多极了。
虽然不能说人山人海,可每个摊子前永远都有人围着。
负责卖货的人,个个忙得焦头烂额,再不复以前的清闲和轻松。
不过,宁卫民可一点不担心人多会出什么问题。
毕竟连庙会那么大的场面都经历过了。
他只需让园方增派人手即可,一切准则按当初庙会的来呗。
所以他只是带着兴奋劲儿自己在场地里逛荡。
看到四处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场面,让他简直有一种想要帮忙讨价还价的冲动。
等到乔万林十点左右来看情况的时候,他已经极为兴奋的告知好消息了。
“今天可是了不得了。开业到现在,来人数不清了,我找人帮着统计了一下,斋宫里的人,头一次没有外面书市多。第一个小时里头还比外头多二十几个人,第二个小时外面就比里头多六十多了,第三个小时外面比里头多一百多人,许多人纯粹就是为了书市来的,因为我看见了,有好些人买了东西就直接走了……”
“下午肯定人更多。这书市真的成功了,真的传开了。”
乔万林毫不犹豫地赞同宁卫民。
而他是凭着更加确凿的理由得出这个结论的。
“今天有京城晚报的记者把电话打到我们服务局去了,约好了下午就要派人来进行采访呢。他们说这个书市对提倡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太有意义了,要好好替咱们宣传宣传。”
“对了,还有我们处长有两个朋友,也打电话过来提了点小要求。其中一个是图文出版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