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好。
见此,陆院长便介绍起了最后一位院士: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郭灵院士,郭灵院士是少数能拿到物理与数学两次院士头衔的院士。
这次郭灵院士负责的是光刻机的数学以及物理方面的工作。”
闻言,现场的记者与嘉宾们自然是点头用热烈的掌声回应这一切。
此时现场不少嘉宾以及记者看到这研发队伍强大的一幕,纷纷感慨这次光刻机真的有很大的可能,毕竟这次研发队伍真的很强大啊。
金属材料有卢科院士、数学与物理方面有郭灵院士、光学玻璃方面有顾安院士。
光刻机负责人方面又有光刻机之父徐端顾教授,然后加上全能奇才林晨与数百个研究生、博士、博士后……
最后资金方面又有了30亿随便用,面对此情此景,现场的记者们已经感觉这第5代浸没式光刻机似乎已经十拿九稳了。
当然,虽然知道了研发团队的相关名单与大致资料,但还有一个重要问题记者们可不知道。
只见此时一个洋人记者缓缓举起了手,看他话筒上的商标,那赫然是环求日报的记者。
“这位记者先生请问吧。”
此时陆院长温和的对那环求日报的记者说了一句。
见此,那环求日报的记者缓缓放下了手,然后目光灼灼的盯着陆院长发问道:
“陆院长你好,请问你们的第5代浸没式光刻机什么时候能研发完成呢?有一个大致的时间吗?”
面对那环求日报记者的问话,陆院长看了一眼林晨,在得到林晨的轻轻点头后缓缓回答道:
“研发完成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如同我之前所提到的90纳米与60纳米两个制程工艺。
首先最先推出的应该是90纳米制程工艺级别的第5代浸没式光刻机,这第5代浸没式光刻机预计落地时间是在2004年结束之前。
至于65纳米制程工艺方面,我们预计推出的时间是2005年结束之前。
也就是说我们是计划用一年时间达到90纳米,然后用两年时间将光刻机推进到65纳米的层次。”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听到陆院长话语的记者们飞速按下了手中的相机按钮,握着笔记本的记者们也是飞速写下了关键的新闻重点。
但这时一个岛国记者缓缓举起了手,那是东京i日报的记者,只见那东京i日报记者获得允许后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