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雄才大略,定能一统天下。”
裴怀这话可不是拍马屁,而是真心这般觉得。
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
其一是中原乃华夏腹地,政治性优越,华夏以黄河文化奉为主流,黄河是母亲河,而非长江。
手握大义,正达四方。
其二则是环境,广袤的华北平原只需好好经营,是不缺粮食的。
其三则是人才,南方虽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文人频出,可中原的底蕴深厚,读书人占比极高,人才极多。
因此,自古手握中原者,只要不是傻子,统一天下并非难事。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青州军那帮丘八是真能打啊!
北上伐金大胜,给一众文臣喂了一颗定心丸。
文官集团虽看不起武夫,但也不得不承认,开疆拓土,还得靠军部。
韩桢若有所指道:“少拍些马屁,多干些实事,常玉坤与谢鼎时常向朕抱怨,言说内阁政务繁忙。”
“微臣定当殚精竭虑!”
裴怀哪里听不出官家的言外之意,心头大喜。
画饼嘛,韩桢如今越来越熟练了。
说话间,在三百亲卫的护送下,龙辇驶入城中,一路来到行宫。
说是行宫,实则就是一栋府邸。
前岁拿下济南府后,不少府邸成了无主之物,最后落到官府手中,常玉坤扑卖了一批,用以充实府库,还留下了几栋地段最好,规模最大的府邸,以备不时之需。
将赵富金姐妹安顿在历城后,第二日,韩桢便率领两百亲卫,直奔界首镇而去。
当天傍晚,他成功赶到了界首镇。
“见过陛下。”
袁工匠早早等在镇中。
看着他黝黑的脸颊,韩桢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段时日辛苦你了!”
袁工匠心头感激:“多谢陛下关心,微臣不辛苦。”
界首镇自打落入韩桢手中后,常年驻扎着几百青州军,实行的也是军管。
只因这地方太重要了,乃泰山之门户。
一旁的监镇面色激动,哆哆嗦嗦的说道:“微臣备了薄酒,为陛下接风洗尘。”
“不急。”
韩桢摆摆手,先是去往军营,慰问了一番驻扎的将士。
得知官家来探望他们,将士们都很开心。
从军营出来的时候,天色彻底变黑。
一路来到镇中唯一的脚店,袁工匠满脸歉意道:“镇中简陋,还请陛下委屈一晚。”
韩桢摆摆手:“朕自幼贫苦,睡过草地,住过破庙,亦在战场上爬冰卧雪,没那么娇贵。”
翌日。
韩桢照例早起,洗漱完毕,用过早饭后,便率领亲卫出了界首镇,在袁工匠的带领下,顺着新铺就的水泥小路,朝着泰山深处行去。
马蹄踏在水泥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袁工匠神色感慨道:“陛下,这水泥当真是神物啊,省了微臣不少事儿,若非没有水泥,估摸修到明年,都不一定能完工。”
韩桢轻笑道:“科技是第一发展力,这就是为何,朕要糜费颇多,建造军工所的原因。只要能捣鼓出新东西,花再多钱都值得。”
华夏的底子厚,发展到宋时,各种科技遥遥领先全世界。
只要播下种子,开花结果是必然之事。
发展工业,并非只靠一个人,而是一代人,甚至数代人。
这一点,韩桢心里很清楚,所以才会创立工学院。
当红薯、玉米、土豆在中原大地上生根发芽,当五谷变为八谷,从农业转向工业的条件,也就即将达成了。
韩桢自信能等到那一天,他还年轻,过了今年年节也才二十岁。
架马走在水泥路上,每隔一里,都能看到一个哨岗。
水泥浇筑的寨堡不大,只有容纳三五名士兵。
这是明哨,看不到的地方还设有暗哨。
除此之外,还有负责巡山的士兵,确保不会有任何可疑人物,进入深山的军工所基地。
一直走了将近十里路,再度绕过一座山头,视野忽然变得开阔。
前方,是一片平坦的山坳。
一座小镇,坐落于山坳之中。
一条河水自深山而来,横穿小镇。
十多架高大的水车,矗立在河中,每一架水车都连接着一座工坊。
几道浓郁的黑烟,自高耸的烟囱直冲天际。
“火药工坊呢?”
环顾一圈小镇的布局,韩桢问道。
袁工匠解释道:“回陛下,火药工坊建造在了半山腰。火药太危险,必须远离小镇,否则一旦出现意外,整个小镇都没了。”
韩桢点点头:“你心里有数就好。”
顺着水泥小道,一行人进入镇中。
镇子不小,但却没甚么人,除开匠人以及家眷之外,就只有驻军。
袁工匠问道:“一路舟车劳顿,陛下是否歇息片刻?”
韩桢吩咐道:“不必了,领朕四处逛一逛。”
“是。”
袁工匠翻身下马,给韩桢充当马夫。
“目前整个军工所,共计十一二个工坊,各有所长,各司其职。陛下请看,这一处工坊,乃是负责研究改良冶铁炼钢之法。”冶铁炼钢是重中之重,乃军事以及工业发展的基石。
伴随着袁工匠的介绍,韩桢的目光落在一处工坊中。
迈步走进去,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数个高炉正散发着阵阵热气,一名大匠一边指挥,一边提笔在线订本上记录。
袁工匠正要上前,却被韩桢用眼神制止。
此刻,那大匠正指挥着匠人们,将石灰石倒入炉中。
石灰石作为冶铁时的溶剂,很早就开始使用了,作用是使铁水中的杂质附着在石灰石中,形成氧化渣,使铁水更为纯净。
直到这时,那大匠才发现韩桢等人的到来。
见到韩桢玄色常服上的龙纹,立刻躬身作揖:“微臣见过陛下。”
“免礼。”
韩桢嘴角含笑,问道:“进展如何了?”
大匠苦笑一声:“不敢隐瞒陛下,目前还没有头绪。”
闻言,韩桢温声安慰道:“慢慢来,切忌心浮气躁。”
“微臣明白。”
大匠心头一暖。
韩桢沉吟道:“朕虽非匠人出身,可也懂得一些冶铁的技巧,说来说去,不外乎杂质与温度而已。”
“陛下学究天人,微臣佩服。”
大匠心头惊讶,顺势拍了句马屁。
他没想到官家还真懂。
是的,冶铁炼钢的本质就是高温和剔除杂质。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韩桢继续说道:“朕有三点建议,你可试一试。”
闻言,大匠赶忙捧起纸笔,准备一字不落的记下。
韩桢一股脑将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其一,是往铁水中添加萤石。其二,改进风箱,朕曾命人做过一款鼓风机,你可研究研究,改用水力牵引。其三则是把燃料换为焦炭。”
往铁水里添加石灰石,自古有之,但添加萤石,则是明朝时期才发现的。
但具体是明朝甚么时期,且萤石添加比例几何,他就完全不清楚。
包括风箱和焦炭,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给个大概方向,剩下的让专业人士自己研究就行。
大匠记着记着,忽地停下动作,满脸疑惑道:“陛下恕臣愚钝,萤石和风箱微臣倒是明白,但这焦炭是何物?”
韩桢简略的说道:“焦炭乃煤炭闷制而成,选取精煤,碾碎成石子大小,用水反复清洗,洗去煤中杂质。待晾干之后,放进密封窑中闷烧,大约十日可成。具体如何,你等自行摸索。”
如何制作焦炭,他也不是很懂,只晓得大致步骤。
“多谢陛下,微臣记下了。”
此刻大匠双眼放光,恨不得现在就去实验。
韩桢最后叮嘱道:“朕有耐心,也有钱,别怕出错,放心大胆的试。”
大匠神色郑重的点头道:“陛下宽心,微臣省得。”
“嗯。”
韩桢微微一笑。
出了冶铁作坊后,在袁工匠的带领下,他又先后参观了军械、甲胄、火炮等工坊。
当来到最后一处工坊时,袁工匠赶忙拦住他:“陛下,您不能进。”
“为何?”
韩桢好奇道。
袁工匠解释道:“这间工坊乃是负责研究石油,前两日匠人们从石油中提取了一种黄油,极其危险,一旦点燃,火势迅猛无比,且若存放在罐中点燃,还会爆开,威力比之火药也不遑多让。”
石油,并非后世创造的词汇,早就宋时就有了。
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均有详细记载:【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
鄜、延二洲,就是陕北地区,此地确实盛产石油,储量极其惊人。
宋人不但知道石油,并且具备了相对成熟的开凿工艺,对石油熟练运用,从中提炼出石蜡、沥青等。
石油更多的,则是被用于军事之中。
赵宋将作监,甚至为其专门发明了一种武器,唤作猛火油柜。
根据《武经总要》记载:猛火油柜,以熟铜为柜,下施四足,上列四卷筒,卷筒上横施一巨筒,皆与柜中相通。横筒首尾大,细尾开小窍,大如黍粒,首为圆口,径寸半。柜傍开一窍,卷筒为口,口有盖,为注油处。
将作监的大匠巧妙利用风箱的原理,制作出了以液压油缸作为主体机构组成的火焰泵,士兵用力抽动风箱,猛火油便能从铜管中喷涌而出,以明火点燃,便能形成一条条火龙。
那为何如今渐渐消声匿迹了呢?
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没钱。
钱都被宋徽宗拿去享乐盖宫殿了,哪还有钱当军费。
韩桢起事之前,赵宋军中绝大多数军械,都还是神宗、哲宗年间的存货。
“汽油?”
韩桢双眼一亮,面露惊喜。
袁工匠一愣:“陛下认得?”
“嗯。”
韩桢点点头,没有过多解释。
从袁工匠的描述来看,所谓的黄油应该是汽油无疑了。
黄色,火势迅猛,且密封环境下会爆炸,又是从石油中提炼而出,不是汽油还能是甚么?
汽油提取并不难,就跟提炼蒸馏酒没甚么区别,但却十分危险。
高压高温的环境下,稍不留神,就会引发爆炸。
这也是为何,袁工匠死命拦住韩桢,不让他进去的原因。
闻言,袁工匠敬佩道:“陛下知识渊博,见识广阔,微臣佩服。”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