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他配戏的那两个小年轻,表现的可真好。”
林为民笑道:“老师您真是慧眼如炬,那两位是人艺演员训练班的,人艺对他们非常看好,说不定未来几年就会成为人艺的中流砥柱。”
万先生摇头笑道:“哎呀,真是不经常去了,连我们的人都认不出来。”
说完了春晚,万先生又说起了《套马人》这篇。
《套马人》是发表在《人民文学》今年一月号增刊上的,距今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万先生工作繁忙,也是刚刚才看完。
“总体是优秀的。不过我觉得对于巴音这个人物的处理是不是太轻描淡写了一点,让人心里不痛快!”
“您是指,他的结局太好了?”
万先生点头,道:“如果结尾有一段因果循环的处理可能会更好吧,就比如五几年那次的风波,如果用在巴音身上就很合适,宿命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这个处理我之前确实考虑过,但最后决定用现在这个结尾主要是考虑到很多经历过嗡嗡嗡的同志的感受。
这几年伤痕文学大行其道,主角多受到了迫害,大家自然看得感同身受。
现在如果我冒然来个反其道而行之,让受迫害的人变成反面人物,对于很多同志的情感可能是一种伤害。
现在的这个结尾,厚重感稍显不足,但在讽刺性上更好一些,总要有所取舍嘛!”
林为民说到最后,露出一个洒脱的笑容。
万先生一直在认真的听着他的话,直到他说完,才颔首道:“不错,考虑的很周密谨慎。”
“但是……”
他直视着林为民,“如果单纯是为了顾虑某些人的心情,这个结尾大可不必修改。”
然后他的表情又松弛了下来,“不过你这两个结尾倒是半斤八两,可见是用了心的。”
林为民松了口气,总算是没挨批评。
“你现在刚提了副主编,应该很忙,最近有动笔吗?”万先生又问道。
每次见面,这个话题是绕不开的,林为民已经习惯了。
“刚开了个头,写的是一个沪上的富家少爷和一个法国落魄少女的故事。”
万先生听完觉得有点意思,“细节要把控好,沪上也好、法国也好,包括女性化的视角,这些都是你没有经历过的东西,一定要用心。”
“是啊,这几个问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像我之前写《套马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