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吸引禅达城里的达官显贵富人们,进入无忧坊消费的超10万美元的消费。
虞师上下加起来近万名士兵,近10个月的解决生理问题的花销,算下来每个月才3万多美元。
评论到每个士兵每个月,才花了不到3美元。
就这消费能力要是放在37年前,那妥妥的算得上是“穷逼”。
要知道那时候即便最低级的二等兵,一个月工资基础军饷都有12块法币,当时法币兑换银元是1比1。
到了现在的1943年,像虞师这样的远征军主力团,二等兵月军饷达到了35块。
算上校官一个月超过300块,尉官的100法币起步。
虞师将士的平均消费能力,上下划拉填平一下最少也超过了50法币,是37年的将近4倍还多。
可惜……
6年的抗日战争过去了,士兵们的军饷得到了数倍的提升,实际消费能力却缩减了数十倍。
也就是当初等于50银元的法币,现在只能当3银元来使用。
这还是放在受通货膨胀影响小,货币贬值没那么快,物价和消费能力相比大城市,相对要稳定很多的小镇里。
如果是放在重庆这种一线城市,50法币估计连一银元都不值了。
这就是通货膨胀!
而且这还只是通货膨胀的开始,随着国民政府中央银行不断增发法币,44年初法币贬值就会超过百倍。
到日本投降前夕的45年初,法币发行总额将达到5千亿元。
以1937年抗战前夕货币改革之处,法币和银元还处于1:1比例,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币总额不过14亿余元来算。
也就是说……
到抗日战争结束那一天,法币贬值将会超过300倍。
国内的总值是固定的,发行的钱越多就越不值钱。
这时候还是要是好的,虽然法币一直在贬值,但还没有达到恐怖的程度,拿在手里的法币,还能有一点点用。
抗日战争结束内战开始后,国民政府需要大量的钱来招兵买马买武器。
疯狂的通货膨胀终于来了!
从1945年到1947年4月,中央银行发行法币增加至16万亿元,正式达到法币发行之初的1万多倍。
法币也就等于贬值了1万倍。
而当时间截止到1949年初,国民政府在战场上逐渐陷入劣势,国军被共产党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