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祖宗之法,偏听偏信,不懂机宜,被一帮大言不惭之书生蛊惑为名将他们兄弟二人给废去,最终落了个圈禁的下场。
言家并没有什么能够抓得住的大罪名,董中恕要去无端招惹言家,那是冒着抄家灭门的祸患,可皇帝要一时心血来潮,或者顶不住勋贵宗亲的压力,反悔自己的作为,要除去他这样的新贵安慰言家和勋旧宗亲呢?
火中取栗,也不是他官场中摸爬滚跌的套路和哲学,他不是赌徒,更不是一战定输赢的战将,他一向喜怒不形于色,此时反倒变得痛心疾首,豪迈慷慨,那究竟是什么缘故?
许多人会质疑作者,究竟什么叫喜怒不形于色,你怎么无缘无故的总是喜欢把这个词不是词,短语不是短语的玩意儿加在那些武林中的老江湖,朝廷中的老官僚身上呢?这究竟是个什么类型的词语呢,它究竟表示着什么样的意思呢?
这表面的意思不就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形容大将军沉着冷静,岿然不动的么?
其实喜怒不形于色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你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的话。
但是这种性情如果和权贵高官联系在一起,和无情无义的戏子嫁接,与心理掏家伙,人前叫哥哥的杂碎们糅合在一起的话,这就是一种很高的官场生存境界了,平原君曾说所谓君子就是“作之不止,乃为君子”,如果你本来就是个坏蛋,但是你表面上把你伪装的很成功,大奸若忠,大智若愚,这就是喜怒形于色,就比喜怒不形于色要高好多层次。
你让别人看不透你的庐山真面目,会让别人看不透的心思,从你既往的言行之中摸不透你的出牌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