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将士和月娥留在船上,自己与纪纲、车在行下船,来到岸上。
车在行找来一个正在干活的士兵,供汤宗问话。
“你们是哪个卫所的漕兵?”汤宗问道。
那士兵见汤宗气质不凡,又是乘着车轮舸战船来的,知道身份必不平常,急忙躬身道,“小的是淮安府青龙卫的。”
永乐时期,陈瑄主掌的漕运衙门其实是个军事衙门,一切都按照军队的秩序进行节制。
衙门驻地设在漕运重地淮安,下有五卫,近三万人,运河疏通、堤坝修缮、漕船建造等等,只要涉及到漕运,都是这五卫负责,当然其中一卫在杭州府,受耿璇节制,听命于陈瑄。
后来的景泰初年,始设漕运总督部院于淮安,与总兵参将同理漕事后,主掌漕运的衙门才不单纯是军事衙门了。
“你们的总兵陈瑄陈大人可是在这里?”汤宗又问。
“在,就在前面,小的现在就带大人去。”那将士立刻殷勤带路。
一行人沿着正在修筑的河堤徒步向北,片刻之后,便见到一个将军身穿甲胄,左手叉腰,右手指着运河对左右之人大声说着什么。
此人正是陈瑄,此刻正带人督建运河施工。
“哈哈哈,陈大人。”
还未容那将士通报,纪纲先是上前哈哈大笑道。
陈瑄回头,先是一愣,而后惊喜,“纪指挥使,你怎么来了?”
他没有戴头盔,黑白相间的头发挽成发髻,胡子也已花白相间,虽年纪已大,但精神烁栎,颇是威猛。
最明显的,是他脸上一道刀疤从左眼下面直达右脸底部,看起来有些瘆人。
纪纲笑道,“平江伯可不敢如此称呼在下,我纪纲区区一个千户,哪里敢和你这样率领千军万马的总兵相提并论?”
陈瑄哈哈大笑,黑白胡须乱颤,很是豪迈,上前双手抓住纪纲的一只手,“皇上不过是一时生气,那指挥使的位置终归还是你的。”
他说完看到了一旁笑吟吟的汤宗,心中一惊,急忙松开纪纲的手,拱手道,“莫非是大理寺卿汤大人?”
汤宗拱拱手,“平江伯别来无恙。”
陈瑄笑道,“汤大人和纪千户同来到访,陈某蓬荜生辉,走,咱们营账一叙!”
他安排手下几句,热情地拉起两人,一同去往营帐。
这陈瑄可非一般人,在永乐朝堂上的地位非同小可,几乎没有人敢得罪。
首先,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