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时间比较紧张,拍完了片子,高爽就直接一头扎进了学院的剪辑室。
这次参赛的规格比较高,学校给各个剧组配发的是标准的35毫米胶片,而不是一般用于拍摄实验电影的16毫米胶片。
35毫米胶片一本的长度是400尺,标准的拍摄时长是4分零8秒。
所以高爽他们一百二十分钟的原片,有整整30本的胶片!
通过学院的关系冲洗好之后,高爽就开始了苦逼的剪辑工作!
这里说的剪辑,那是真的拿剪子从胶片上把多余的部分剪掉!
然后将需要连接的镜头再用胶布粘起来。
其实这种古老的方法在现代后期处理中早就不用了。
一般电影公司在冲印好胶片之后,会先进行胶转磁。
把胶片无损转印成数字中间片(DI)。
然后你就可以在电脑上剪辑、做特效动画、调色等等。
如果是在外面的电影公司做胶转磁,每小时片长大概收费在2500-3000元之间。
高爽的学校也有这些设备,所以可以免费转成电子格式。
不过,如果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那就太天真了!
数字中间片处理完之后,还要经历一个磁转胶的过程。
这是将数字格式的电影重新再曝光到胶片上去。
而磁转胶的收费那是按秒计算的!
一秒钟的磁转胶大概200多块,成本主要来源于新胶片的昂贵价格。
所以高爽如果不选择直接手动剪原片,那么在最后这一步的时候将面临超过百万元磁转胶的巨额开支!
到时候高爽很可能原地破产!
手动剪辑本身并不是个多难掌握的活,慢就慢在需要反复的在看片器上找关键帧,并将已经剪的稀碎的一条条胶片贴合起来。
由于初学乍练,操作不熟悉,高爽在学校的剪辑室整整泡了五天,才终于将影片剪到了自己满意的程度。
剪出来的成片92分钟,比原片时长稍微长了一点。
但是基本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用学校的放映机看了一遍!高爽对电影效果可以说非常满意。
无论从画面还是演员的表现,都达到了他的心理预期。
最后用学校的机器将成片转了一份数字片,就将胶片版封箱了。
……
走出剪辑室的时候,高爽才发现外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