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技术,水平也相当可靠的。
有了两位监理人员协助,液体抛物面应该不会出太大的纰漏。
老苏沉默片刻,同意了徐云的诉求,转身对王禀二人道:
“正臣,张器监,你二人便去小王手下帮忙吧。”
王禀和张家宝齐齐领命。
随后徐云想了想,又说道:
“至于副镜嘛....恐怕就要由老爷您来带队了。”
在这次的制镜方案中,徐云为望远镜设计的是一种类RC结构。
也就是在经典卡塞格林系统基础上,根据初级像差理论,优化出的一个进阶版牛反。
后世的比如凯克望远镜、双子望远镜等都是使用的这种结构。
不过这些望远镜的副镜采用的都是磨制和检测成本极高的凸镜,徐云则由于工业能力的问题,显然不可能做到因为程度。
因此他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类似Dall-Kirkham系统的球镜。
也就是水银液体抛物面为主,球镜为辅的组合式结构。
从观测数据上来看。
徐云这次设计的效视角为 1.3°左右,也就是半视场角 0.65°。
至于感光元件徐云使用的是萤石,对角线长度约为74mm。
这样在观测木星时,假设木星视直径为40角秒时。
它在焦平面上的大小便为:40*1800/206264=0.776mm。
用目镜放大后,在250毫米明视距离处,大小差不多有27.4mm。
这样一来。
便可以保证木星能看到明暗相间的云带,土星能看到土星环,金星能看到盈亏。
这种级别的成像效果,应该足够满足老苏的需求了。
没错。
27.4mm。
看到这儿。
有些同学想必已经反应了过来:
根据有效视场角可以推算,徐云这次要搞的,是一座焦距在4000mm的巨炮!(见注)
4000mm焦距,这是啥概念呢?
最直白的说。
它的直径接近一米,差不多等于潘多拉去掉脑袋的高度。
至于长度嘛.....
不会少于十米。
也就是有些类似威廉·赫歇尔的那架定义了银河系的反射式望远镜。
面对如此一尊庞然大物,哪怕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