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万历驾到 > 第十五章 无所不在的制衡

第十五章 无所不在的制衡(2 / 3)

,司礼监那边直接就盖印,不反驳,不删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居正的票拟就是圣旨了。  如果冯保在,冯保有掌印之权,还能同时约束东厂,只要和冯保搞好关系,张居正就万无一失。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秉笔太监之中排名最高的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不是一个人。  原本这才是正确的配置,也是一种约束,纵观大明历史,以司礼监张印太监身份提督东厂的,也就只有冯保一个人。哪怕是权倾天下的魏忠贤,也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奉旨提督东厂。  这也是高拱说冯保矫诏的原因,因为这种任命根本就不符合规矩。  魏忠贤时代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是王体乾,这就说明天启皇帝对司礼监的掌控并没有失控。  虽然魏忠贤做了很多嚣张跋扈的事情,但是从始至终,他的权力都来自皇帝,而不是其他的。到崇祯收拾魏忠贤的时候,魏忠贤也只能乖乖的引颈就戮。  大明朝的体制之中,制衡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内廷司礼监掌印太监制衡司礼监秉笔太监奉旨提督东厂,还有一个司礼监秉笔太监奉旨提督御马监,一个掌大印,一个掌握间谍,一个掌握军权。  三个人互不统属,但是却相互制衡,是非常完善的制度。  大太监王振刘瑾是司礼监张印太监,王植提督西厂,他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从来没有身兼二职的人。一旦太监身兼两职,那就会立刻变得不可控。  一旦太监和内阁勾结,皇权绝对得到非常大的削弱。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冯保和张居正能都相处的很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果冯保不是一人身兼两职,绝对不会有万历朝太监和文官的和平相处。  东厂还有锦衣卫和他相互制衡,也在防止东厂做大。到了大清,这种制衡又进一步发展,那就是军机处的出现。不在以勋贵制衡文官,而是以军机处来制衡内阁,从而达到分制的目的。  外廷之中,文臣和勋贵武将相互制衡,在土木堡之变以前,这种制衡是可以的,虽然略有衰败,但是还是能行得通。可是土木堡之后,军方和勋贵一蹶不振,文官就做大了。  到了这个时候,皇上能依靠的也就剩下东厂和锦衣卫了。  比如现在,司礼监秉笔太监奉旨提督东厂的张鲸找麻烦了,张居正就头疼了。  哪怕是张宏帮着他,张宏也不可能去管东厂的事情,那是越权,乱伸手可是官场大忌。这个时候就需要皇上出面裁决了,这就是制衡的重要性了。  现在朱翊钧还说的不算,裁决的事情需要告到李太后那里,可是让张居正去找李太后告状,他还是有些拉不下脸了。再说了,他去告状,人家也会告他的状,他进宫始终没有太监方便啊!  说到底,外臣在宫内

最新小说: 大唐首席女婿 大秦之我是子婴 相府三小姐逃婚记 娇吟 宠妃 鏖战大洪山 早春游望 重生的我逃难到岭南 穿越后成了六个女土匪的大佬 成了病弱反派的吊命人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