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在意也没有,你拿那些黑粉有什么办法。 倒是弹劾义学的自己不得不慎。 林延潮看了弹劾总督义学,也是分两等人。 一等就是房寰这样海瑞的黑粉,没有原因,我就是看不爽你。你就是用清廉来沽名钓誉。 还有的人,就是通过义学的事,含沙射影来针对自己的,或者就是反对兴办义学。 恰恰这兴办义学,是林延潮当初在朝堂上有所建树唯一一件事。 攻讦海瑞,再质疑林延潮,总之一句话,反对在京里普及义学。 至于否定这件事的人,也提出了一个很可笑的理由。 那就是普及义学后,顺天府各县县试,府试,没有比原先多录取一人,空耗钱粮。 这个理由相当于什么,我市中学今年多招生三百人,但考取本市大学的仍只有五十人,所以这多招收的三百人,根本没用。 他们就不动脑子想一想本市大学在本市招生五十人,是因为名额就那么多。 普及义学的意义,不在于实现更多的精英教育,而在于普及全民教育。这两个是纯粹南辕北辙的事。 但是尽管如此荒谬,可这个观点却得到了不少读书人以及官员的认同。因为在他们的理解里,读书就是为了考取功名,考取功名就是为了做官。 除此以外,读书都是没用,普及义学不能提高升学率,那不是白办吗? 其实这一切一切说白了,就是在顺天府兴办义学三年,都没有见功。没有成绩,自然令朝廷要不要每年继续投入上万两银子维持义学,产生争议。 所以朝野上下这停止义学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此林延潮不能无动于衷。 因为这是攻击林延潮的政柄。 林延潮拿着奏章凝思对策,而一旁丘明山则道:“这些御使攻讦老爷,我们也不能也派人弹劾他们吗?此事若我们不可姑息,任着他们打上门来。” 林延潮道:“你说的义学之事,还是黄河大水之事。” 丘明山道:“二者皆是。” 林延潮道:“没错,黄河大水的事,我可以放在一旁,但义学的事不可。” 丘明山道:“东翁的同年在御使台的不少,何不让他们出面为我们说话?” 林延潮道:“不可,狗咬你一口,你不能也去咬他。弹劾奏章来往,只能令朝堂上乌烟瘴气而已。” 林延潮正说话时忽然下人禀告道:“老爷,濂浦的林老爷来京了。” 林延潮一听又惊又喜道:“他身在何处?” 下人道:“已是到前院。” 林延潮立即责道:“怎么不早通报,随我速速出迎。” 林延潮当下来到前院,但见一名四十多岁穿着青衫男子,正负手立在院中,一旁下人给他从马车上搬行李。 林延潮立即道:“学生林延潮见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