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林延潮看了题目,却丝毫没有意外之感。截搭题又如何?这道题目并不新鲜,当初在嘉靖八年的会试时,就考过一遍了。自己在《历年会试集》里正好背过这题,林延潮清楚记得会试第一名,八股大家唐顺之,是如何答的此题。
这本《历年顺天府乡试集》在省城有卖。虽说有卖,不等于很多人都买,很多人买不等于很多看,很多人看不等于很多人把这题背下了。
林延潮左右看去但见考生都是提笔磨墨,开始凝思。他也不假思索刚要磨墨下笔,突然笔尖一抖,他想起了在酒楼上那赵姓士子的那一番说辞。
好个余子游,你真是算计满满啊,知我要参加县试,故意在这一次参加侯官县试的士子,散布对我不利的谣言。这是要坏我名声来了。
这样做当然有好处了,一让自己愤怒,情绪焦躁,让他考试时无法正常发挥。
二让自己于考场上,再作抄题之举时,有所忌惮,畏首畏尾。甚至逼迫自己迫于舆论压力,不是靠押题,而是自己写文考试。
三利用士子舆情,弄出自己文章不实的样子,影响知县的判断。这计谋一步跟着一步,可谓是一步三招啊。
林延潮搁下笔来,县试的时间,足足是有一天的,一般人都可以完成三道题,所以大部分人都不着急下笔,但若是换成乡试一日七道,恐怕就没那么多功夫,给你想了。
林延潮闭目凝思,首先默写程文,押题成功之事,以往考试都有之。毕竟四书五经就那么几万字,考试范围就那么宽,而乡试,会试,殿试等正考都从中出题,哪一句没有用过?
考试里,正好背过那篇的弟子写出来,你取不取?不取,你敢质疑先人取中的程墨,那主考官还是写文章的人,说不准就是现在哪位翰林,哪位阁老呢。
其次,而此题在会试时可是难倒了很多举人,一般而言,正考是不考截搭题的,所以那些苦练制艺之道多年的举人们,被考倒了不少。截搭题考得就是发散思维,从四书经义里另辟蹊径,自己没有足够的把握。
但这两条仍不足以让林延潮下笔。
很多人以为考试能否录取,只是在于自己能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但是他们没想到下一步,这好文章又由谁来断定。好与恶,取与不取只在于主考官可与不可之间。
所以考试考不是人与文章,到底还是人与人。
周知县认为可与不可,才是林延潮下笔如何写方向所在。
林延潮想起上一次与周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