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衡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只活着的僵尸,还是在秦国。
秦历三十七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秦始皇应该已经开始第五次出巡,然后会在某个地方病逝。
由此掀开了秦汉史的序章。
白衡应该是没有机会见一见这位褒贬不一的千古一帝了,但说实话心中还是存有遗憾。
不过,若是能见着刘邦和项羽,也算不白来一趟。
但前提是要活着走出去。
但对于这个目标,白衡觉得想要实现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三天前,他就已经恢复了语言能力,但苦于困局,也不能随便说话,但乘人不在偶尔的嘀咕还是可以的。
经过了两个月的时间,他大概摸清楚了那对师徒进出的规律。
大的大约七到九天会进来一趟,重复挂镜,喂虫,饮血的全部过程,而小的则是三天一次来观察,记录生长周期。
这一个月的时间,又有一只白僵转化成了黑僵被送了出去。
而同时,白衡也见到了第三个人。
姑且把他叫做运尸人。
运尸人是七天前来的,也就是二月二十三。
运尸人应该和童子道人一样,进出春秋观有着一定的规律。
他上次来,给道人送来了二十具尸体,然后就在白衡的眼里,道人施法,整整七天七夜,将尸体炼成了白僵。
他炼尸的手段又与以往看到的电影有所不同。
取二十口黑棺,放血,在其上刻下符文,将尸体放入其中,又以槐木为钉将黑棺钉好,在这养尸房的聚阴之地中,挖一三尺深的深坑,又将黑棺放置其中。
又将一面面镜子放置在黑棺之上,敛阴气入黑棺。
然后在黑棺之前,摆放祭坛,设香炉,每日奉香。
然后就是玄幻的范畴了。
道人施展法术,黑风呼呼大作,有鬼怪凄厉之音从风中传来,地面汩汩冒着黑泡,化作沼泽,有一缕又一缕的黑气通过槐木钉引入黑棺之中。
一连七天七夜。
在最后时刻,是放血。
只不过放的不是动物,不是僵尸,更不是道人童子的血,而是不知道从何处抓来的一个女人的血。
在一天中太阳最灼热的时候,割下她的鲜血,通过祭坛上通向黑棺的红绳进入棺材里。
而在这个过程中,女人时刻保持着清醒,在死前的最后一刻,白僵出世。
又有上百只黑虫进入她体内,不出一刻钟的时间,就化成了一具白骨。
这炼尸之术,看的白衡头皮发麻。
或许,等他被发现自己在慢慢复苏时,他的下场绝对不比那个女人好。
炼完白僵之后,那道人又走了过来。
和此前没什么区别,甚至可以说的上是没有一点变化。
那道人在白衡面前徘徊了许久,神色阴晴不定。
“好呀,好呀。”他吐出这些话时,目光带着狰狞:“这白僵怕是有成犼的资质,《尸语小传》怕是养不起,可老道我又舍不得。”
那道人说完,又慢慢地抚摸着白衡的身体,酥酥痒痒的感觉让白衡忍了许久才没有发出声音来。
“罢了,罢了,老道就下山一趟,去求一求我那师兄,看能否从他手里拿来《尸语》。”
他唤来了童子。
将宝镜交到了童子手中,又取出了一叠符纸:“徒儿,为师需下山一趟,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三月,为师今日便教你炼尸之术,御尸之法。”
白衡眼睛发亮,竖起耳朵来倾听道人说的口诀,这口诀咬字吐音与秦国的语言不通,他压根就听不懂。
整整一个晚上,那道人说个不停,手里时而做示范,御使着一两头僵尸蹦蹦跳跳。
在第二天凌晨,那道人便离开了。
离开之前,在白衡脚下埋了一个小小木匣,并叮嘱童子若是他此行难以回来的话,就将木匣带走,白衡也容许他调配。
那木匣应是极重要之物,而道人此行下山似也有些危险。
道人离开后的第一天里,童子也从养尸房中调走了两只白僵,不知作何用途。
第二天,又取走了两只白僵。
一连三天,合共六只白僵消失了。
等第四天再见童子时,那童子目光里欣喜之余,也带着些许担忧。
他先是在白衡脚边确定了一下木匣的位置,然后用之前那道人此前的法子催生白衡。
他的法术比不上道人,但却也能催长白衡体内的生机。
这两道人应不是炼偏了,而是他自身较为特殊的缘故,原本催发阴气的法门落在他体内,就成了催长生机的法术。
白衡现今更显灵动了。
浑身的白毛不断掉落,长出了纤细的黑色汗毛,这让童子大喜,自以为是白衡与自己的契合度要高许多。
但实质不过是道人法力更高深,能压下白衡体内复苏的生机,而转化为阴气,童子却与之相反,无法压制,让此前转化的阴气转化了生机。
在三天后,白衡的心脏,开始跳了。
他越来越像一个活人,身上的气息也让原本就惧怕活人的白僵产生了畏惧之心,随着童子进入养尸房,解开它们身上敕令之后,竟不受控制地远离白衡。
这让童子更为欣喜。以为白衡的煞气逼迫它们。
在加大对白衡的炼制之后,也觉得古怪。
“莫非这僵尸特殊到心脏复苏了不成?”
他黝黑双眼看向白衡左胸,哪里原本死去的心脏正在慢慢跳动。
但想想又不可能。
他是见过白衡变为白僵之前模样的,缺失的脏器是被师父用动物内脏代替的。
死而复生虽是天方夜谭,但却不是没有出现过,不过都是死后七天之内复生的,从未见过三个多月还能化白骨为血肉的。像白衡这样的,应该说是借尸还魂。
他不知道从哪里翻来一个书箱,右手手指点在书箱的左上角。
“咯吱咯吱”的声音从书箱内部传来,书箱化成一六尺长,三尺宽的书桌,从书桌下拉出一张小板凳,点燃烛火,安放其上。
在昏黄的烛火之中,翻来了其上一本书。
那是并非秦国小篆,白衡自然不认识。
读书人的习惯果然贯穿了整个历史,和后世一样,这童子先是沉默,后是低声细语,在最后,已是大声朗读。
“梁哀王二十三年,少梁有神人异,曾以养尸封鬼之术而为文王上宾,其所御之尸,似活物,能言语,行动自如,异于少梁大破于秦献公,战场杀人,饮血无数,一人而挡万军,时有人称,异将死于所御之尸,后异果如此,尸杀异,屠九城,梁国亡。”
那童子看了一眼白衡,又对比了一下书中图画。
古代人画画的确一流,但这青面獠牙,浑身青毛的家伙哪里和自己相似。
梁国,白衡对这没有一点影响,这应是战国时的小国。童子手里不知从哪里拿来的野史。
又拿了一份书简。
“楚穆王十二年,穆王崩,庄王即位,周天子召,庄王往,后庄王归,于巫山见巫山之神,为熊氏之祖,庄王拜之,神取其肋骨,化穆王模样……”
“秦襄公三年,秦国人淜,死后三天复生,时人异之惧之,淜复生之后,以杀人饮血为乐……刀不断首,水火不侵身……”
“始皇帝三十六年十月,皇帝重登泰山二行封禅之事,有……”
白衡没听清楚童子后面的话,反而被他说的二行封禅之事而雷的外焦里嫩。
先秦,或者说汉武帝之前,多以王公年次而纪年。
像梁哀王三十三年,秦襄公三年这些都是王公年次纪年法。
而在历史之中,秦始皇只执政三十七年,后死在了东巡的路上,被赵高和李斯篡改了诏书,立胡亥为帝,赐死公子扶苏和蒙恬,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事情,导致了秦二世而亡。
历史的细节白衡或许记不清楚,但大方向他还是懂得。
可现在,童子说,始皇帝三十六年二行封禅之事,也就是说,他登泰山封禅两次。
可这怎么可能?
现在秦始皇应该东游出巡,寻找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在海之滨碰见海大鱼才对?怎么会在泰山封禅呢?
还有,现在又是哪一年?
记忆中是三十七年,可童子手里捧着的记录更新的也太快了吧,比某些作者更新的都快。
白衡看着童子秉烛夜读,在童子的身上,他看见了拐点。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却在三十七年的节点之上出现了分支,形成了新的时间点,时间线,未来的一切或许都不会发生。
莫非,这就是因为他来到秦朝而引发的蝴蝶效应?可这蝴蝶翅膀扇的也太猛了吧!
泰山封禅,白衡心中灵机一动。
或许历史不是在三十七年出现的转折,在三十六年就已经出现了。
东郡落下陨石,其上藏有仙术,所以灭杀了所有看见陨石的可怜沙丘人氏,而始皇帝从陨石上习得长生术,从而延年益寿?
白衡搞不清楚是因为前者还是后者,但唯一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历史出现了偏差,这已经不是他所熟知的秦朝了。
童子看了许多书简,但无有例外,全部都是志怪之流,多是些尸体复生,僵尸的记载。
每每找到一处,必然拿书中描述种种与白衡进行比较,走在关键位做下标记。
鸡鸣声响起,童子抬头看,已是白昼,日初升,他收起书箱,背着出了门。
门并不想之前一样紧闭,房门大开,这是白衡第一次看见外面的世界。
青松,白雾,翠竹成林,桃木之下,茅屋两间,茅草之上爬着一两窝爬山虎,又有一两只不知名的鸟儿在其间筑巢,朝阳下的幼鸟嗷嗷待哺,等待着母鸟归巢。
而童子也坐在崖边一块大石头之上,打坐,听风雨。
吐纳灵气,吸收紫气。
但白衡并没能在他身上看到想象当中灵气如云烟,紫气似云霞的场面,他只能看见童子如石雕般一动不动。
这修行之术,并不如他想象中那般奇妙。
童子从坐下到起身一共花了两个小时,或许用时辰代替才更有代入感。
一个时辰。
腿也不麻吗?
白衡在心中这样想着。
童子刚要回来关门,就有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崖边传来,哗啦啦如水声,可随着时间过去,声如雷鸣,大地也在震动。
童子心里一惊。
赶忙回来,还没来得及关门,声音的主人就已到了近前。
从人到坐骑,皆被武装,人着甲胄,马披铠,黑色大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让那黑色甲胄马铠无形之中多了一丝威压感。
秦军?
秦国尚黑,故军中旗多为黑色,甲胄亦然。
普天之下,尚不曾有敢冒充秦军之人。
秦国厉法严明,虽然在后世因为这些法律而被称之为暴秦,但总体来说,以法治国的方针是正确的。
来人下马,厚重的盔甲连人带武器一起落地,白衡耳边似乎响起了一道闷响,而随后落地的秦军直接将这声闷响化作了雷鸣。
童子轻轻地推上了门,但白衡看见他在推门之前手里紧紧的攥着一个铃铛。
喜欢秦国炼气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