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好默默撤退了。
她妈是不爱红装爱武装年代成长起来的半边天,拥有着中国妇女干部答外国记者问时回应的“我们中国女人不需要男人”的风范,将一切少女的爱美心视为不务正业。
许多为什么一直缺乏自我形象经营的意识啊。
别忘了这姑娘打丁点儿大就是个心机妹,晓得察言观色,讨大人们的欢心了。
她妈说一切美的都是不务正业,那么她必须得摒弃,好跟她妈保持高度一致。
后来她年纪大了,成了老大难。许妈又嫌弃她不晓得拾掇打扮自己,想要扭转乾坤,却始终败在了许多多年以来形成的行为模式惯性上了。
这就是现实生活的黑色幽默。大人们在阐述一个观点时心中也许并不如此认为,只是迫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发扬伟大的阿q精神。
可是奉他们为信仰的孩子却将这种说的人自己都不以为然的观点当做了圭臬。即使后来他们知道不对,却积重难返。
人总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跟童年形成的固有印象持续做斗争。
大家都觉得许多肯定是受了大委屈了。班长多坚强啊!平常只见她哄被捉弄气哭了的女生,对着老师都能有理有据一点儿不怯场,丁点儿小事,班长肯定不会动容。
于是班上的观点主要分两种。
一是班长家里有老人走了,班长难过。可是班长的弟弟看上去并不难过,而是像做错了什么事,惹了班长生气一样。
二是班长被爹妈揍了。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乡下孩子挨个揍什么的,稀疏平常。四班的冯雪,对,就是上次运动会拿了五十米跟一千五百米第一名的那个;为啥能跑这么快。打小时候起,就被她妈满村追着跑,这么多年练下来,跑不快才怪。
大家都对许多投报以同情的目光。这可真没辙了,爹妈打孩子,天经地义。
就是许多爹妈干嘛要打她啊,许多成绩那么好,考试都没下过第一名,挨打也找不到理由啊。
不能同仇敌忾咒骂施暴者。善良的学生们就暗暗地表达一下小心意。
初三学生学习时间长,精力消耗大,肚子饿的快。不少人都从家里带些零食过来吃。这下小伙伴受伤害了,吃吧,吃饱肚子就不难过了。
等到金老师夹着教案走进他们班时,许多课桌都沦陷了。有话梅花生瓜子,有苹果橘子梨,有面包饼干糕点。后排的几个男生还凑钱给她买了一大瓶可口可乐,理由是悲伤时来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