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玄幻魔法 > 百工匠心 > 第288章 瓷土

第288章 瓷土(1 / 1)

原始瓷的胎质细腻致密,瓷土经过粉碎和淘洗,烧成情况良好,同时用陶车拉坯成型,所以器型规整,器壁厚薄均匀,钵、碗、盘、盂的内底,自底心开始有一圈圈细密的螺旋纹和外底有一道道切割的线痕。

仿照铜器形式的鼎,式样较多,有一种鼎直口浅腹,口沿的一端装一个兽面,与此相对称的一面饰兽尾,兽首高昂,头尾相应,造型独特。纹饰仍取吴越地区盛行的s纹。原始瓷的这些造型和装饰风格,显示了吴越化的一个侧面。秦汉时期的原始瓷与战国早、期的原始瓷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首先是胎、釉原料不同。从少量经过测试的标本可以看到,西汉原始瓷胳料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含量较高,前者达17.23%,后者是2.97%。春秋战国时,萧山茅湾里和绍兴宫盛的原始瓷的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含量分别是:茅湾里为13.69%与1.68%,富盛为15.19%与2.12%。坯氧化铝含量的增加,使陶瓷坯有可能在较高的温度烧成,生成较多的莫来石晶体,从而提高陶瓷器的机械强度和烧成减少制品的变形。莫来石又称富铝红柱石,无『色』,晶体呈柱状或针状,熔融温度约为1910c,是陶瓷制品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在烧成时若窑内温度达不到它所需要的高度时,不仅不能达到增加氧化铝的目的,反而会使坯体疏松,烧结情况很差。氧化铁的引入,不可避免地给坯体带来颜『色』,在氧化气氛烧成,胎呈红『色』,在还原气氛烧成胳呈灰『色』,氧化铁含量越高,胎的颜『色』越深。所以秦汉时期的原始瓷,除一部分烧成温度较高的产品,胎骨致密,击之有铿锵声,多数胎质粗松,存在着大量的气孔,吸水率高,呈灰『色』或深灰『色』,不及战国时期的细腻、致密,严格他说只能称“釉陶”。胎质粗松,从断面还可看到较多的砂粒,说明原料的粉碎、淘洗和坯泥的『揉』炼不及战国时期精细,较随便。秦汉时期原始瓷的釉层较战国时的厚。但釉『色』普遍较深,呈青绿或黄褐等『色』,很可能釉料氧化铁的含量较战国时的高。而且由战国时的通体施釉变为口、肩和内底等处的局部釉,釉的方法由浸釉变成刷釉。说明两种原始瓷,从釉料到釉工艺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其次是器物的成型也一变战国时期拉坯成器、线割器底的作风,而普遍地采用器身分制,然后粘接成器的方法。最后是品种和装饰也有明显的差别。秦汉时期的原始瓷,以仿铜礼器的鼎、盒、壶、钫、钟、瓿等为常见,很少发现战国时盛行的碗、钵、盘、盅等一类的饮食器。装饰的纹样则以弦纹、水波纹、云气纹或堆贴铺首等为主,绝少甚至完全不用战国时经常采用的s纹和栉齿纹等。这些明显的差异,表明秦汉时期的原始瓷与战国以前的原始瓷,乃是两个不同时期的历史产物,两者在工艺传统看不出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原因则在于楚灭越的兼并战争,浙江境内已发达的原始瓷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而断。但是原始瓷重又在越国故地复兴,又说明烧制原始瓷的工艺传统和影响并未全然断绝,所以在短期断以后,又重新烧造。海市嘉定县外冈墓出土的原始青瓷瓿,胎骨坚硬,呈灰『色』,肩部划圆珠和水波纹,外施淡绿釉,具有浓厚的战国楚器的特征。由此可知,这类原始瓷开始复烧的时间,可能在战国末年。 1977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内城与外城之间的秦代房基,发现与灰陶扁平盖同出的几件原始青瓷盖罐。在灰陶扁平盖的顶面分别刻有阴小篆“左”、“丽山飤官”和“右”等字样,当是秦代的原始青瓷无疑。从陕西临潼县化馆藏的器物来看,青釉盖罐的盖作扁圆形,有半环形钮,盖下有子口与器身密合。胎质细密坚硬,烧成温度较高,但铁含量较重,呈『色』深灰。盖面和器身外表均满施青褐『色』釉,釉层不够均匀,有聚釉现象。盖罐的轮线柔和,盖与器身的例协调,体型的大小适度,是一种美观而又实用的储盛器。汉初的原始瓷器,所见产品有瓿、鼎、壶、敦、盒、钟和罐等。形制大都依照当时的青铜礼器,器型大方端庄,鼎、敦、盒的盖面和腹施青绿或黄褐『色』釉,制作较精细。到了西汉期,原始瓷器的面貌发生了某些变化,敦已完全被盒所取代,一些仿铜礼器的制品如鼎、盒的形状已大不如前,鼎腹很深,足很矮,有的足已缩短到鼎底贴地,变成似鼎非鼎,似盒非盒。同时施釉的部位缩小,以至于完全不釉,其制作已不如汉初的精致、讲究。至西汉晚期,鼎、盒一类的制品归于消失,壶、瓿、罐、钫、奁、洗、盆、勺等类日常生活用品急剧增加,生产更注重实用。同时出现了牛、马、屋等明器。牛、马线条较粗犷,造型艺术不高,房屋多干栏式建筑,也有筑围墙的平房和构筑堡垒的楼屋式的地主庄院,式样丰富。西汉时期几种主要器物的演变进程是这样的:瓿在西周时期多仿青铜瓿的造型,敞口、圆腹、圈足,肩有小圆饼,腹身饰弦纹,像后代的坛子。西汉初期的瓿,平唇短直口、斜肩、扁圆浅腹、平底、底下安有三个扁平的矮足,肩部有对称的铺首双耳,耳面翘起并高出器口。有扁圆形盖,盖面心有捉手,便于揭取。盖沿下面作出子口,与器身吻合紧密。到西汉期,肩部渐鼓,耳的顶端则逐步降低,与器口接近平齐,底下三足消失。

到西汉晚期,瓿的形体变得又高又大,敛口、宽平唇、圆球腹、肩部的双耳已大大低于器口,形如大罐。进入东汉以后,原始瓷瓿已不再生产,为印纹陶罍所代替。鼎汉初的原始瓷鼎由战国时期的陶鼎演变而来,兽蹄形三足较高,附耳高翘,耳根突出。盖似半圆球形而顶面稍平,附三个高钮,仰放时可当三足用。西汉期,鼎的双耳短直,兽蹄足显着变矮,逐渐与底平齐以至完全消失,盖钮也逐渐变小而成『乳』钉状,像个罐形。西汉晚期以后,鼎与盒等仿铜礼器不再生产。壶自汉代以来,一直是各地窑口生产的大宗产品。汉初的原始瓷壶,口部微向外侈,颈部较长,器肩斜鼓,并装有人字形纹的对称双耳,腹下圈足较矮,称为圈足壶。到西汉期,口缘趋向喇叭状,颈部缩短而器腹加深,圈足更趋低矮以至变为平底。肩部附耳作半环形,也有在双耳端贴铺首或难塑龙头的。到了西汉晚期,壶口已明显的呈喇叭形,腹部球圆,极少发现圈足。双耳常作铺首衔环。长沙五里牌汉墓出土的喇叭口壶,耳部配装活动的铁环,是非常罕见的。

喜欢百工匠心

最新小说: 全金属奇兵 超神娱乐家 嫡女为凰:废后,斗上龙榻! 萌妹有毒 化茧成蝶只为与君飞 小亨传说 在学校做大佬的日子 审神者栽培手记[综] 你好,我最爱的人 魔尊大人:求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