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雍坊,人心惶惶。
正当大家都认为陛下要查的贪墨案将会毫无进展之时,谁承想竟然出现了大动静,锦衣卫新任千户王相带着一大帮随从浩浩荡荡地走过来。
王相现在已经升任锦衣卫千户,背后有太后和皇帝撑腰,走起路显得是虎虎生威,压根不将这里居住的大臣放在眼里。
到了如今,他发现自己此生做得最正确的事情便是抱上陛下的大腿,这一根一度被人瞧不起的大腿着实是太粗了。
“快!快关门!”
万府管家守胡同口,在看到王相领着人朝着这边过来的时候,吓得当即便往家里跑,刚跑进大门便急忙吩咐道。
虽然他一度十分镇定,每一笔银两都是仔仔细细的,再怎么都不该轮到他们的头上,但架上不住心虚。
作为堂堂十年首辅之家,哪怕他们万府清廉如水,下面的冰儆、炭儆和别儆都已经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即便他们万府没有任何贪墨行为,但想到库房里面那一箱箱金银珠宝压根讲不清,毕竟没有哪个清官能有这么多家财。
陈准那五十万两,真的只能拿来糊弄天下人,那个阉竖配不上大明第一贪的称号。
“呜呜……”
“怎么办?该怎么办?”
“早让老爷别拿太多,现在抄家了,呜呜……”
……
锦衣卫朝着这边而来的消息传到万府的后宅,一大帮女眷预感到要大难临头,不由得抱头痛哭起来。
万家今年亦算是一个多事之秋,由于老夫人过世,长媳跟随长子万翼扶灵柩回了四川老家,而今后宅可谓是群龙无首。
现在祸难降临,整个后宅显得乱成一锅粥般,在那里不断地相互埋怨起来。
“难道不是我们家?”
管家看到外面久久没有动静,透过门缝看到外面并没有来人,这才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小门溜出去查看究竟。
事实上,他确实是想多了,王相虽然经过这里的胡同口,但并没有带着人马拐进来,而是继续朝西而去。
“呜呜……”
“早知不嫁你们李家了!”
“造孽啊!老娘都四十了,还要到教坊司!”
……
相似的情况陆续传来,只要是锦衣卫所经之处,前面宅子的后宅无不是一场场女眷的哭声传出来。
由于这里离午门的距离最近,故而这是一个寸金寸土之地,而这一带府邸几乎都是属于当朝大员之家。
现在都不清楚陛下是要抄谁的家,王相带着如狼似虎的锦衣卫一路向西,结果女人的哭声不绝于耳。
只是路终究有尽头,而王相带人拐进了鲤鱼胡同。
“不,不可能,陛下不可能有罪证!”原户部尚书李敏得知锦衣卫从胡同口拐了进来,顿时面如死灰般地道。
自从上次顶撞陛下而被勒令闲住后,他并不甘心自此跟权势彻底无缘,故而还是选择苦苦挣扎和等待。
只是事态的发展出乎所料,陛下经过夺门风波彻底掌控了军队和朝局,而他亦是不得不递上辞呈。
原本他都已经将回乡放上了日程,但哪里知道陈准的案子引发了连锁反应,在那帮可恶的文臣煽风点火之下,陛下竟然想要在朝堂找肥羊下刀。
或许其他人并不知道他有多肥,但想着那个地面都被压下去一尺的库房,却是知道自己便是陛下急需的肥羊。
“别愣在这里,即刻拿着我的书信去……去找李嗣!”李敏扭头望着旁边的心腹,当即便支使道。
到了这一刻,他是恨透了徐溥那个老匹夫。
自己为他挨刀不说,当初真不知道他在东宫是怎么样教导学生,陛下竟然已经意识到他们文臣才是天下第一大贪。
一个从小生活在深宫中的小屁孩都教不好,简直就是丢尽了读书人的脸。
自己的心腹刚刚离开,管家则从前院火急火燎地跑来道:“老爷,不好了!不好了!”
“上门了?完了!”
李敏的眼睛顿时变得空洞,最后的一丝侥幸消失,自己终究还是无法避过这一劫,这么多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家财就要给陛下填充内库了。
“老爷,你怎么流泪了?”管家来到近前,当即困惑地询问道。
李敏用袖子抹干眼泪,却是迅速振作起来道:“你将中门打开!我倒要瞧一瞧,陛下凭什么要查抄我的家,这是要搞暴政了吗?”
“老爷,错了,锦衣卫抄的不是咱们李府!”管家先是愣了一下,而后认真地解释道。
李敏刚刚爆发而起的斗志瞬间消散,不由得困惑地道:“陛下不是前来抄我家,还能抄谁的家?”
“老爷,此次要抄的恐怕是咱们隔壁的谢家,已经停在谢家门前了!”管家指了指隔壁,显得一本正经地道。
此时,隔壁的动静明显越来越多,锦衣卫敲门要进宅,但谢家人意识到来者不善,正在负隅顽抗。
李敏扭头望向隔壁,显得后知后觉地道:“谢一夔?”
在这个胡同中,除了他这位原户部尚书外,其实原工部尚书谢一夔同样住在这里。
谢一夔出身于官宦之家,早年便拜于原翰林学士尹直门下,进翰林院又拜大学士李贤为师,是地地道道的词臣出身。
若论前程的话,自己其实是比不上谢一夔。只是谢一夔早年便已经短视,近些年更是患了眼疾,出任工部尚书后更是时常因眼疾而频频告假。
虽然谢家人请遍了京城及周边的名医,但眼睛仍不见好转,前阵子的眼疾是拖无可拖,这才选择上疏请归。
刚刚的消息传来,人还没有回到江西地界,便已经在路上身故了。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第一个遭殃的竟然是这位因眼疾而自毁仕途的谢一夔,但这个人不该露出马脚才是。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夫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吾等宁得罪陛下,不欲陛下失礼于天下后世。图财而无故查抄重臣之家,陛下此乃失礼于天下,吾等科道直臣当阻之、谏之、死谏之!”兵科都给事中张吉善和吏科都给事中宋琮带领科道等官员浩浩荡荡而来,却是要阻止陛下查抄重臣之家。
面对着朱佑樘的抄家行为,文官集团终究还是亮出了他们最锋利的武器——拥有规谏皇帝职责的科道。
乾清宫,檀香袅袅而起。
时间拨回到下旨抄家之前,在宋澄声称回来交旨的时候,朱佑樘和郭镛都愣住了。
郭镛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甚至怀疑这个黑脸青年在撒谎。
自己身处朝堂已经数十年之久,更是拥有东厂这个情报衙门,一件自己都办不成的事情,这个小小的浙江司员外郎怎么可能办得成?
“宋澄,你可知欺君该当何罪?”朱佑樘亦是不太相信这个小小的浙江司员外郎有如此能耐,当即便认真地提醒道。
宋澄的眼睛都不眨一眼,显得一本正经地道:“臣并未欺君,亦不敢欺君!”
“如此说来你是当真有所获,不知你查到谁身上了?”朱佑樘心里微微一动,当即便认真地询问道。
纵观整个朝堂,万安的贪墨嫌疑无疑是最大的,但自己并未打算朝万安动刀子。
郭镛虽然仍旧感到难以置信,但看宋澄这般模样并不像是无的放矢,故而亦是投去了关注的目光。
宋澄的回答出乎所料,却是轻轻地摇头道:“臣并未查到谁!”
“大胆,你竟敢戏弄君上,可知该当何罪?”郭镛正是好奇宋澄咬到了谁,结果听到这个答案便气愤地道。
宋澄并没有受到郭镛的影响,眼睛直直地望着朱佑樘补充道:“臣查到白鹤河堤工程造假!那道河堤至今都并没有修,但工部已向户部报支完毕,这是一起由下到上的贪污窝案!”
“此事你是从何处得知,可不许胡乱造谣!”朱佑樘知道工程贪污是最常见的贪污方式,但知道这种地方上的事情很难取证,当即便认真地告诫道。
宋澄的眼睛坚定,便是掏出一份卷宗道:“回禀陛下,臣并没有造谣!这是臣早前经手的一个案子,杭州府白鹤村和下里村争水斗殴致死案。这份卷宗的事因讲得十分清楚,因白鹤河堤溃堤致使村中良田被淹,村民在溃坝上耕种,今秋收之时再起纷争致李四被殴打致死。其实臣已经清查,不止白鹤河堤工程谎报,还有白鹤水闸同样进行虚报!”
“即便你所说的是真的,那亦是河道官员谎报和欺瞒,跟朝廷大员又有何干系?”郭镛相信地方的谎报工程来骗款,却是疑惑地询问道。
朱佑樘接过那份卷宗简单地看了一眼,但眉头微微蹙起。
虽然他对眼前这个小小的刑部员外郎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现在交出这么一份答卷,却不能让自己感到满意。
“陛下昨日委派臣查贪污案,从各个大员的反映便可知,他们已是人人作贼心虚,而臣在京任职多年,早知官场贪腐甚重。京官贪墨是积小成多为主,一取地方官员进京孝敬银,二取盐事、漕事银。然朝臣在京中任职,既不经钱财,亦不经事务,都是底下官员跑腿办差。此次白鹤河堤被谎报冒领,工部有失察之过,户部有失职之错,两个衙门的主官都难逃其咎。不管是原户部尚书李敏,还是原工部尚书谢一夔,此二人近年都是乔迁新居买宅于京师,此二人定是陛下想要的贪墨大虫。至于他们这些年具体贪墨多少数额,一抄便可知!”宋澄显得侃侃而谈地道。
郭镛看到这个简直是榆木脑袋,当即便进行怪责道:“你是真的异想天开,当朝大员的家是说抄就能抄的吗?”
“等等!”朱佑樘举起一根手指,显得认真地思索道。
郭镛虽然很想抄家,但不得不认真地提醒道:“陛下,若是抄不出大额财物的话,此事恐怕不好收场!”
虽然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但一些事情其实不能为所欲为。
查抄一个太监的家,这自然不会有什么阻力,毕竟太监只是陛下的家奴。但如果要强行查抄某个大臣,那么势必会遭到整个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
“拟旨!”朱佑樘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主意,当即便微笑地道。
小时雍坊,谢府。
兵科都给事中张吉善和吏科都给事中宋琮带领着其他衙门共计几十号人过来,这些人的到来给这位的重臣家眷和家奴壮了胆,万家管家等人都来到了鲤鱼胡同外。
王相看着迎面而来的张吉善和宋琮等一大帮官员,当即便皮笑肉不笑地道:“张科长、宋科长,你们这是做甚呢?”
“你还问我们做甚?王相,你若敢乱命行事,吾等今日便让你血溅当场!”兵科都给事中张吉善是个身材高大的北方汉子,当即便是威胁地道。
“对,让这个狗腿子血溅当场!”
“为替阉竖掩罪而查抄重臣之家,亘古未闻!”
“前有直臣于左顺门殴杀马顺,今有吾辈鲤鱼胡同效之!”
……
站在后面的官员似乎并不嫌事大,有人似乎是故意在背后煽风点火,众官员纷纷激愤地进行威胁道。
谢家的门终于被打开,刚刚因守孝停职在家的中书舍人谢轲十分愤怒地站出来道:“王相,你眼里还有什么王法?即便你们锦衣卫想要查抄我谢家,那亦得有个罪名,而不是强盗进家!”
“咳,王相,你虽得恩宠,但我们重臣乃国之栋才,若是你这般助陛下胡闹,你这是在祸乱大明,人人得而诛之!”李敏看到科道官员已经前来救场,当即亦是打开门走过来道。
王相面对众官员的声讨,便从袖间取出圣旨并高高举起道:“既然如此,那么便一起跪听旨意吧!”
李敏等官员不由得微微一愣,只是面对突然亮出来的圣旨,虽然断定谢一夔不可能犯下要抄家的贪墨重案,但还是规规矩矩地跪了下来。
喜欢独治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