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短篇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四百九十七章 刘基勾了生死簿

第四百九十七章 刘基勾了生死簿(1 / 1)

说起张希婉,顾正臣甚是想念。

她做得对,自己要开远航贸易,老婆家人不应该来泉州府。

因为自己做事已经够出格的了,时刻都可能会让朱元璋多想。若老婆跟着过来,万一老朱想这小子掌握着火器的秘密,若出海与海寇勾结,那沿海地带还有宁日?

张希婉留在金陵,老朱才能完全放心自己胡来。萧成去而复返,不只是老朱对自己的保护,还说明老朱确实想盯着自己。

这样也好,至少自己做事过分一点,老朱不会认为自己有其他心思。跟着老朱混,想要活得长久,就必须小心一点。

老婆来不了,但老朱的使臣还是来了。

传旨的是礼部主事晏安,旨意内容有些冗长啰嗦,一听就知道不是老朱写的,而是找了枪手代笔。抛开修饰词汇,溢美之词,无关痛痒的话,顾正臣是这样理解老朱的意思的:

你做得对,就是不够狠。

卜家男丁全都砍了,一个都别留着,看着烦心,女眷发配教坊司。

吴康、秦信等一干罪臣家眷,男丁送去凤阳,给咱老家垦荒去,女眷留泉州听凭府衙安置。

泉州府衙关高晖不合适,得送福州继续关,调查清楚了再放出来。

事办得漂亮,咱很高兴,给你老娘和婆娘送去了一百两银子,三十匹布。

……

市舶司你说了算,行省不过问,但惹出乱子拿你是问。

顾正臣安心了,泉州府吏员也安心了。

皇帝下旨嘉奖,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说明顾知府深得皇帝欣赏与器重,还能继续留在泉州府为官。

在顾正臣谢恩接过圣旨之后,晏安原本严肃的一张脸顿时挤满笑意,从袖子里又拿出一份文书,递给顾正臣:“顾知府,这是吏部通报的泉州府官吏文凭,彭水县知县聂原济、豊城县知县林唐臣,分别调任泉州府同知、通判,赵一悔官复原职,就任泉州市舶司提举,平遥县主簿成乐官调任惠安知县……”

顾正臣接过文书看了看,眉头紧锁,问道:“晏主事,这聂原济、林唐臣、成乐官等一干人,是谁推选出来的?”

晏安笑道:“自然是中书丞相与吏部一同商议,报请陛下之后定下来的。怎么,顾知府认为这份名录有问题?”

顾正臣收起文书,摇头道:“自然是没问题。”

没问题才怪!

彭水县在哪里?川蜀之地啊,到泉州府三千多里路。

平遥县在山西,到泉州府快四千里路了。

豊城是江西丰城,这算是最近的地了,也有一千二百多里路,而且路还不好走。

能将这一群人从天南地北弄过来,也真是服了他们,他们非要让泉州府官吏空那么久,累死自己吗?

老朱啊老朱,你不会只看人名,没看地点吧,好歹看看人家现在在何处办公啊……

没有办法。

吏部和中书都敲定了,老朱也点头了,这任免文书估计都已经送出去了,等送到了,人再赶到泉州就任,估计要等到洪武八年泉州夏天的第一场雨来了,若有人磨叽磨叽,路上再生个病什么的,等人到了,金陵都能赏梅花了。

郁闷至极的顾正臣招待着晏安,打听着金陵中事。

晏安是礼部官员,整日都忙着给大明制定礼仪去了,知道的金陵事并不多,但还是说出了一件让顾正臣担忧的事:“九月时,孙贵妃去了,陛下敕令礼部议定丧服之制。礼部依古礼,在父亲在时,母亲去世,儿子为母亲服丧一年,若是庶母则不服丧。然陛下对此颇是不满,并让宋濂参与进来。”

“后来宋濂议定,服丧当为三年。陛下定下规制,儿子为母服丧三年,庶子服丧一年。因孙贵妃无子,陛下便命吴王朱橚(一开始为吴王,后改周王)为其服丧三年,命太子、诸王服丧一年。只是——太子不愿意。”

顾正臣眉头一紧。

晏安回想着当时的情景:“太子认为,按照礼制,士为庶母服丧,大夫以上不为庶母服丧。嫡长子为庶母服丧一年,是对宗庙不敬,也是对继统之制的不敬。陛下听闻之后勃然大怒,训斥太子之声从殿内传出殿外。”

顾正臣凝眸,暗暗心惊。

关于礼制这东西,顾正臣并不太懂,尤其是古礼。

但站在朱标的立场上,他的反对情绪是可以理解的。

要知道老朱除了马皇后之外,还有十几个妃嫔,死一个服丧一年,若一年死一个,岂不是要服丧十几年,整天没事干,穿着麻服过日子算了。

这个头一开,日后就得盯着后宫,谁身体不好了还得提前准备好麻布,服丧期间还不能乱来,要严格约束行为,比如太监站在门外拿着小本本记录的行为。

别说朱标不愿意,换顾正臣也不乐意。

孙贵妃是老朱的贵妃,你们关系亲,可孙贵妃何朱标没多少关系啊。不能因为你老朱宠爱一个贵妃就让所有儿子跟着一起服丧……

从这件事上看得出来,朱标是一个有想法、有情绪的人,同时也有些冲动,还不够稳重,也不想想老朱多强势……

“后来呢?”

顾正臣询问。

晏安笑道:“后来桂彦良、李希颜等人劝说太子,孝道为先,古礼也需要让位于孝道。太子换了衰服入宫,这才平息了陛下怒火。”

顾正臣松了一口气。

这就对了,朱大郎啊,你要记住,什么古礼都没老朱的礼重要。

晏安见顾正臣没有封印,府衙照常办理公务,而泉州府确实堆积了不少案件,很识趣地留了两日便走了。

这一次,府衙差了四个衙役,并调了三十余泉州卫军士送晏安。不是晏安的面子大,而是要去凤阳垦荒的人不少,还有去教坊司的,反正顺路……

腊月二十五日。

金陵,泉州县男府。

詹徽身披麻服,头缠白布,将一封信与一枚玉佩递给顾母:“家父生前与泉州县男有过约定,等他回金陵时交还玉佩。然家父身体不支,终无力回天,撒手人寰。临终之前留下一封信给泉州县男,还请老夫人转交。”

顾母悲伤难掩,只能说:“节哀。”

张希婉也有些哀伤,詹同是一个不错的老人,病卧在床已有些时日,医官都曾断言其活不过一个月。

可他硬生生熬了两个多月,只是终究还是没熬下来。

朱元璋听闻之后,也不由得惋惜。

承旨写得最好、最贴自己心思的,便是詹同。他的文笔浅显易懂,又不失威严,没有轻浮的堆砌辞藻,更多是直切要务,加上此人耿直严正,时常进谏。

他与宋濂一起完成了《日历》,他参与了《皇明宝训》的编写,他讲解的《易》、《春秋》令人受益匪浅……

刘基听闻詹同病卒,伤心不已,想到自己或不久于人世,更多了几分悲凉。

洪武八年,终还是来了。

刘基虽不良于行,但元旦的早朝还是需要参加。

这一日,朱元璋的兴致不错,命官员作诗词以庆贺,点了刘基的名。

刘基沉思之后,作了一首诗:

枝上鸣嘤报早春,御沟波澹碧龙鳞。

旂常影动千官肃,环佩声来万国宾。

若乳露从霄汉落,非烟云抱翠华新。

从臣才俊俱杨马,白首无能愧老身。

朱元璋看着呈上来的这首诗,笑容里夹杂着一丝不满,但也没多说什么,只不过后面官员说的话,并没怎么听进去。

什么叫“从臣才俊俱杨马,白首无能愧老身”?

哦,你这是嫌弃朝廷里年轻人多,年老的都不中用了?

八年元旦,新春伊始,你当着所有官员的面在朕面前哭丧着脸,就喊了一句:

我刘基怀才不遇?

白首无能?

你刘基白头不是这两年的事,前几年你在朝堂里的时候已经白头了!御史台都交给你了,是朕苛刻你了,委屈你了?

过个大年,你还给咱添堵了。你身体不是不好,那就回去好好躺着吧。

胡惟庸啊,你身为丞相,可以带太医给诚意伯好好看看,看看他的症结在哪里,给他疏通疏通,别临老了,还在这里抱怨咱没给他过机会。

刘基不会想到,自己只不过是写一首诗,表达下失落的情绪,结果这一笔下去,直接勾在了生死簿上……

黑白无常正在穿衣服,找锁链,可刘基却浑然不知。

刘基发牢骚是有缘由的,看看人家詹同,死都死在承旨的位置上,致仕回去半道又给拉了回来,可自己呢……

开国之后,内斗来内斗去,结果不过是一身老骨头病恹恹罢了。

自己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最后的岁月,都交给了内斗。不斗也没办法啊,老朱给自己的是御史台长官,御史台是什么地方,那就是斗来斗去的战场……

泉州县男府。

张希婉召来了顾诚、胡大山、胡恒财等人,拿出了一封信:“夫君在泉州府差人送来信,说泉州府今年鼓励甘蔗种植。你们谁愿去一趟泉州,与百姓签下采购甘蔗的文书?”

老施新书:

最新小说: 快穿之女配逆袭路 网游开局合成顶级神装 官途:权力巅峰从纪委开始 重生五零有良缘 民国佳媛 小姐,不凶 锦时春 仙家小农女 田园逍遥仙 酒吞混乱后总想对我图谋不轨[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