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把谷仓都塞满了,却仍旧还有一大半谷子没办法塞。眼看一山钱加几山粮把祠堂都快要填满了,人吃饭都得到祠堂外面摆桌子。
赵正觉得这不是办法,于是第二天便干脆让弟兄几个开仓发粮,各人按算好的工分把该领的粮全领完,然后一声令下,解散食堂。
从今天开始,劳作仍旧是集体劳作,但吃饭,就不要到祠堂里来凑热闹了。
自己回家做去。
祠堂毕竟是个神圣的地方,莫要扰了老祖宗休息。
至于领到的粮食,是自己吃,吃不完的拿去换去卖,该怎样各家自己拿主意,赵正不干涉。顺便,赵正也让赵金玉拿出三万贯钱来,扣除租用蓄力、还给县府的铁矿、豆种、稻种钱以及这半年来外出公办必要的花销外,按人丁不分男女平均发下去,作为半年分红。
每人能分到大概八十贯左右。
这可是一笔巨款!
还剩的粮食除了按需发给老兵外,其余的全部进仓,作为储备粮。
钱则专门空了一间砖房存放,等过一阵子买完了猪苗,再买些蓄力,打几辆马车作为交通和劳作工具。再去镇上、县里多收几个铺子,卖豆子、豆干、豆腐、粮食、鱼干什么的。除此之外,赵正还要去买纺布机,送女子们和娘子们去城里学纺布、裁缝手艺。
带工分脱产的那种。
至于没成亲的女子们要多交的税?
去他娘的吧,老子给的起。
至于空出来的地不够人种,也不用担心,大不了招佃户。相信过了这一茬,平凉便是凉州所有无产者心中向往的圣地。
赵正一边想着这些美事,一边喜滋滋地骑着马去了凉州。
毕竟赵硕给了他差事,按他说的,每十日去一趟州府,就算没空团练,也得去拍拍刺史大人和凉王殿下的马屁。
赵正午后到了州府,在街市上买了些看上去还不错的茶粉,又去糕点坊称了两斤死贵的桂花糕外加两斤酥糖,两手提着打听了路,就往都督府而去。结果一脚踏进府门,迎面便撞上了一脸紧张的老古。
“元良!”老古见是赵正,讳莫如深的脸上顿时绽开了笑容。
“老古!”赵正拎着东西不好行礼,只好点了点头,嘴里笑着打趣:“多日不见,古大人越发丰硕了!”
“快别扯淡了!”老古没心思去纠正赵正的称呼,摆了摆手,“你来干甚了?”
“找凉王啊!”赵正于是把凉王随手给他写了一张